我的大学回忆——感谢爸爸妈妈

在开始写大学生活之前,很想写写我的爸爸妈妈。前段时间看过任正非的《我的父亲母亲》,被他那赤子之情所感动。任总是我一直相当钦佩的人,不仅仅因为他的成就,也因为他的人情味,他对父亲母亲,对员工,对国家民族的那份爱。他在文中怀着愧疚的情绪,回忆了他的爸爸妈妈,我们应该有所启发。有时间一定要多多陪陪爸妈,不要留下那么多子欲养而亲不再的遗憾。

爸爸54年的,妈妈53年的,妈妈比爸爸大一岁。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非常贫乏,爸爸妈妈一直都过得很苦。妈妈十几岁的时候,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到山上砍十几把柴火才能吃饭。爸爸命更苦一些,6岁的时候爷爷就死了,几乎可以算是孤儿。

在农村,尤其是在搞“集体”的年代,男人就是顶梁柱,家里没有男人,就要受尽外人欺负。干活的时候,干得再好,人家也不给你工分;分东西的时候,家里只能得到最差的,好东西都被别人先拿走了;出工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比别人去得早,一旦迟到就要扣分,别人则大摇大摆的去,慵慵懒懒的做,最后都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

伯伯天生大舌头,性格憨厚,在队里说不上话,队里人经常欺负他,爸爸经常为此跟别人对峙。伯伯犁田的技术是超一流的,但是队里人就是不给他满分的工分(满分10分,伯伯只能得8分,工分就是饭啊!没有工分就要饿肚子!),有一天爸爸看不过去了,直接在地里跟全队人吼道:“你们有本事犁田技术超过我哥,否则,你们就给他满分,想欺负我们没那么容易!”那天,其他人无话可说,更没人真的敢下地跟伯伯比赛,从此以后,伯伯的工分就是满分了。

爸爸天性不服输,全然靠自己的奋斗,挣下家业。虽然只读了小学5年级,但凭着自己的努力,爸爸的算盘打得非常棒,并成为了队里的会计。每年年关的时候,大队都会集中所有小队去参加年终决算。那年我爸参加了,组里一个老会计也参加了,老会计一贯看不起我爸,每每在爸爸要开始计算的时候,总会把爸爸的算盘操走,“走开!让我来,我比你快!”终于有一次爸爸下定决心反击了,当那位老会计又想操走爸爸算盘的时候,爸爸把算盘朝桌上一咂,“不要想再操走我的算盘!我来跟你比赛,我左手打算盘右手写结果,跟你打同一本账本,看谁打得又快又准”,那位老会计果然应战,但最后败在了爸爸的手下。从此以后,整个大队里面再没有人敢操走爸爸的算盘。

从我懂事开始,爸爸妈妈就一直在给我们讲这些奋斗史,每次,他们都讲得热泪盈眶,却又自豪万分。爸爸每次都告诫我们,“虽然我书没有读多少,但我一直认一个理:只要做一行,一定要做到自己圈子里最好的”,爸爸做到了,不管是会计,还是后来当队里的拖拉机手,或者后来做生意,他都做到了最好的。

“做到自己圈子里面最好的”,这句话成为我的人生信条。当我搞学习的时候,当我做大学物理ccbp的时候,当我在Dian团队坐冷板凳的时候,当我成为Dian团队总教练、CTO的时候,当我即将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一直没有,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人生信条。谢谢爸爸,谢谢妈妈,你们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又给了我面对人生的态度和信念,使我永远不甘于屈居人后,使我矢志奋斗,所以才能有今天的一点点成绩和信心!

再来说说妈妈。妈妈是最勤劳,最善良,最聪明的。妈妈生我那天,还在地里担着上百斤的东西,第二天清晨就生下来了我。我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三个姐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今天的很多人肯定想象不出一个男孩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当年医术不太发达,妈妈结完扎后居然还是怀上了我,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大队开会决定让妈妈生下我。从这点来说,我像是上天赐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让他们在贫瘠的物质生活中,能够寻求到一些心理力量。

妈妈一直引我为豪,我也从来不希望自己令妈妈失望。小时候每个学期都有奖状,每次拿给妈妈看,妈妈都很高兴。虽然妈妈近乎文盲,但她很聪明,很会想办法。读小学的时候,妈妈种很多菜,然后卖给乡政府和学校,换回家用开支和我们的学费。读5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下课,看到妈妈在食堂旁边卖炒好的菜。原来,那天妈妈本来想洗衣服的,结果发现没有洗衣粉了,她就炒了一些菜到学校去卖给读寄宿的同学(当然,也顺便犒劳她的儿子我)。妈妈现在回忆起来,都很自豪于当初的点子,妈妈是队里赚钱最多的女人。点子多,代表一种智慧,也代表一种思考的习惯。我自己碰到问题时,也不是一味的着急、埋怨,而是想出很多点子来解决问题。这也许跟妈妈的遗传有关系吧。

但毕竟物质贫乏,四个孩子嗷嗷待哺,爸爸妈妈真的很辛苦。后来搞“单干”了,爸妈每年都要包十几亩的地,真的是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小时候,我们从来没有零花钱。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得到零花钱,已经到了初中快毕业了。那天,考重点高中的通知出来了,我榜上有名(我们县只有一所省重点中学,她是上大学的保证),我知道录取消息后,顾不得在学校吃饭,一路狂奔回家向妈妈报告。第二天,爸爸给了我1块5毛钱零花钱,以奖励我的表现。当时我坐在爸爸自行车后座上,忍不住掉了眼泪。

但物质的贫乏,没有使爸爸妈妈放弃进取的决心,大姐高中毕业,二姐三姐中专毕业,再到我研究生毕业。我们四个人随便放到哪户人家,肯定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但爸爸妈妈挺过来了,不仅把我们带大,还给了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使我们都有了更好的前途。

只是爸爸妈妈已经不如以前那般强壮了,五十而知天命,他们都已经50出头了。爸爸的胡子已经白了许多,妈妈积劳成疾,患上了高血压、骨质增生。但他们仍然保持了那份纯朴的信念,他们用意志力抵抗住疾病的侵蚀,他们宁愿把钱留给我们,也不愿意花钱看病,生病了也不告诉我,怕我分心。他们真是傻得伟大,傻的令我心疼。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读博,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希望能早点出去赚钱,希望能让爸爸妈妈安度晚年。妈妈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家里的老房子重建了,老房子是他们当年奋斗下来的结果,重建老房子应该是我的责任。我希望尽快帮妈妈完成心愿,让他们可以住得好一点,可以更少的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过好以后的生活。

我觉得一代代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继承性,在前一代的基础上能够前进多少,其实与前一代的基业有很大关系。出国,很有吸引力,读博,听起来不错,但我觉得这超出了我和我的家人能够支持的程度(虽然爸妈也力主我读博),我只希望能够在爸妈的基础上,尽我最大的能力,做出更多成绩,让爸爸妈妈姐姐过更好的生活。出国、读博,我会在工作以后再努力,如果不行,那就尽力让我的下一代去实现。

一直都很想写爸爸妈妈,可惜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曾经想写一部小说,专门描述爸爸妈妈的奋斗史,但这个计划最后
因为记不起来的原因夭折了。爸爸妈妈的奋斗史远比我描述的要精彩,很多旧事,也许应该录下来才好。

总之,感谢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感谢他们给了我今天的基础,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我的大学回忆——感谢爸爸妈妈”的4个回复

  1. 为你的父母感动他们真的很伟大你也是他们的骄傲~~~我也有和你很累似的背景,也有些不一样以后也会写一些的

  2. 好感情、好故事、好文采!我预言,这篇回忆录一定会像肖振宇那篇“我的华工四年”那样令无数人感动、赞叹和鼓舞的!

  3. 这是我看过的最感人的回忆录不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同班同学还因为你是我在大学班上虽然接触得很少而真的很钦佩的人.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带着很多的使命你一开始就肩负了许多这种u8BB8多u53EF能把许多人压得没有信心满腹怨言可是你把这些都当成了自己的财富把所有的不快都容纳进去.你过得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理想.写父母的这一篇看得我都快哭了他们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你也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写初恋的那一段真的很大度这才是一个男子应该有的心胸气概相信以后的你一定会更精彩!

  4. 写得相当不错~~看来这个月我要避风头,不写回忆录了~screen.width2)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2

leavy(访客)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