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it little tired

    已经很久没有写blog了,究其原因,当然是DA板卡的稳定性问题了。
    这个问题已经拖了很久,一直没有根本解决,这次大家都憋了一口气,不解决誓不罢休!
    但解决这种问题是很辛苦的,所有时序已经满足,所有attention已经避免,仍然不一定可以达到最终的结果。没有太多资料可查,必须通过现象去探寻原因,在实验和理论之间穿梭,不断猜想又不断证伪,芯片本身的稳定性令人捉摸不定,令人不敢下论断。再加上来自外部和自己的压力,真的有点累。
    幸亏有一群乐观而又有挑战性的组员,不断的思维碰撞维系着思路的延续,不断的动手实验,将进度缓缓推进。

团庆晚会印象123

1. 桃花朵朵开,wiki给我借的裤子居然没有拉链,哼!想害我没那么容易!我从衣柜里翻出来一条黑色裤子,夏天的;
2. 桃花朵朵开,由于台子太高,上台的时候liucheng把裤裆振开了,结果方寸大乱,动作扭捏,据说做错了好几个动作,偷笑ing;
3. 说唱脸谱,dian和cactus唱的实在太高了,我和dodo没有办法,只好压着嗓子用假声唱,dian唱的太快了,呵呵,但我们的声音都被淹没了,然后就跟着dian也唱快了。为这个说唱脸谱,我、dodo和cactus还特地在寝室练了好久,终于没有全部破音,^……^;
4. 说唱脸谱之后是桃花朵朵开,说唱脸谱要穿队服,我就借了tianhuipeng的队服罩在唐装上面,唱完京剧之后,我们马上就要上台了,偏偏tianhuipeng的衣服拉链坏了,弄了半天,实在没有时间,只好来了个金蝉脱壳,也不知道有没有把tian的队服拉坏,这里道歉一个。后面还要戴耳麦,整个晚会也就在这里中断了近1分钟;
5. 组长评优,刚开始那段京剧居然顶上去了,不仅不走调,而且比平时还要高(这点要感谢cactus的指点了),不过到后面就惨了,唱京剧的调子延续到说话,每一句话说的也很高,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已经预感到顶不上去了,结果果然破了音。大师兄在台下听我声音太高,居然命令ahoo,说只能比我音高,否则就别下台了,然后ahoo上去的时候,果然音很高,但是第一句话“量子组的兄弟们,你们在哪里?”就破了音,哈哈。。。。。。
6. 切生日蛋糕了,音乐太温暖,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团队5年了,我在这里也快待到4年了。。。。。。
7. sarah来到我们现场了,还带了个pp的阿拉伯mm,李校长切蛋糕的时候,arabic mm到前面来照相了,搞的大家还以为来了外国媒体嗫。。。。。。
8. 迎宾,同志们辛苦了,我还叫了几个老队员站在两边夹道欢迎,大家都很配合,虽然衣服穿起来很热,虽然大家都很累。。。。。。
9. 吃蛋糕,等到桃花开完,大家开始照相了,wxg给我送来一块蛋糕,好多队员都没能吃到蛋糕,谢谢wxg

《组长之最》台词

    《组长之最》是5周年团庆的节目,下面是我代表DSP组进行评优的台词。
京剧:
    我们的板卡,功能强
    激光打标最在行
    每一个信号,每一行代码
    现场表现顶呱呱

    大家好!我是DSP组组长颜庆华。
    我们DSP组经历4任组长,历时1年零8月,终于胜利结题,项目周期是最长的。在座的队员有在51基地守过夜吧?在51基地守过夜的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手来……人真多啊!曾记否,每个夜晚,喻家山的宁静伴我们入睡;每个清晨,集贸市场的吵闹声催我们清醒。永远无法忘记在51基地度过的日日夜夜,我们在51基地时,守夜的比例是最高的。
    这就是我们的DSP板卡,虽然它体积很小,但是它作用巨大。前面上来的软件组以我们的板卡为基础,后面将要上来的激光电源,要受我们的板卡控制。
    我们DSP组不仅做产品,我们更重视培养人,因为这才是我们团队的宗旨。经过项目组1年零8个月的历练,DSP组结题时,我们组已经涌现了硬件高手谢宇鸣,团队第一文档高手蒋卫锋。我们组有2名海军军官,为团队贡献了3个项目组长,去年成立的种子班贡献了4颗良种,这些数字都是团队之最。
    大家说我们组优不优秀啊?
    那就请大家为我们投上宝贵的一票吧!谢谢!

产品研发常见问题

    最近拿到一本《新产品成功的故事》的书,里面提到我国企业在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制定产品开发战略、组织和配置战略资源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gemming公司的影子吗?
    1. 未将产品开发和管理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看待,企业缺乏基于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产品规划;
    2. 企业高层领导对产品管理关注和重视不够,长期依赖技术部门和少数技术人员响应和争夺市场,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研发体系和完善的营销体系间的协同配合,无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和持续性;
    3. 对产品研发的投资力度不够,产品研发后劲不足,不能保证产品同时构思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
    4. 产品研发质量不高,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库存量较大,产品缺乏竞争力,不能有效引导市场并超越对手。

灰度图像标记效果展示

    今天和qym一起去了嘉铭,仔细调整了一些标记相关的参数,包括:最大开光时间、最小开光时间、点间距,并针对昨天的坐标系出现的问题,将X坐标和Y坐标进行了反向。
    首先我标记了自己的相片,效果如下: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
    然后就标记了几张宝贝仔的图片: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
    看得出来宝贝仔坐在什么上面吗?如果你看出来了,说明这照片质量还行了,^_^,上面每幅照片上都标出了标记时间,请相信你的眼睛,这都是真实的测试结果!

    总的来说,我是比较满意这些照片的效果的。CO2激光器能量比较大,在纸片上打会把纸片烧得变形,因此,要出很精细的效果是很难的。而且我们的算法还没有开始做,现在我们直接使用了灰度图像的灰度矩阵,最大开光时间(maxLaserOnTime)和最小开光时间minLaserOnTime定下来以后,灰度值为i的象素点对应开光时间为:
    minLaserOnTime + i / 256.0 * (maxLaserOnTime – minLaserOnTime) 
    这是一个线性关系,但是标记材质对各种能量的反应并不呈线性关系,而会是某种曲线关系,这个曲线的参数是我们后期工作的重点。

    另外,要达到更精细的标记效果,我们不得不考虑光纤激光器,明天我们就可以去实验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和用于灰度图像标记时的效果,到时候才是对我们的想法的真正考验!

再一次排大合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还记得大二的时候,参加了系里面的合唱队,将近200多个人的队伍,最终赢得了学校的一等奖。当时的歌曲是《好日子》,艺术团兰老师是我们的教练,她教我们如何发声。
    记得有一天我和其他两位同学迟到了,兰老师叫我们三个人把好日子的高潮部分唱一遍,对着那么多同学,我很难为情,吼出来时,我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那叫一个紧张…..
    吼完以后,兰老师指着我说,唱得还行,然后叫周围两位同学正式开唱以后只要对准口型就ok了,^_^,有趣的往事……
    团歌真正吼出来后,是很有气势的,歌词也有血有肉,很是震撼。加油!

回来了,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从H3组回到DSP,地点变了,人也变了,要做的事情也变了,但DSP没有变,DSP/BIOS也没有变,呵呵,最后还能到南一楼走一遭,也算是圆满了。
    从H3组回到DSP,突然发现对一些东西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上层软件、DSP程序、CPLD,注意力逐渐关注到可扩展性、通用性、稳定性。
    这支队伍是一支全新的,有实力的队伍,如何把他们的实力转换成实在的战斗力,就看后面的努力了。

2006年总结

       今天是公历2007年的第一天,在寝室写下了2006年的总结。最后一次总结,总想留下更多回忆,留下更多想法,最终谢了5000余字,大家不要怪我太占版面啊,^_^
       2005年年末,我曾经为激光电源和数字电机项目做过调研,但春节回来之后,刘老师让我去带“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我自己也很乐意,因为我真的很喜欢C++编程,更何况还有设计模式这些种cool的技术等着我去学呢。
       我们组刚成立时只有2个人:我和asile。asile是我预备队时候带上来的,他在团队的历程经历了一定的沉浮,记得当初他给刘老师写了封自荐信,刘老师看完信以后很兴奋,把信转给我,并且预言“asile会是第二个颜庆华”,^_^,asile在预备队表现中上,后来准备给他分配项目组,但由于他一直游移不定,而且话有点多(希望asile不要怪我揭你短,因为你的经历太经典了,我不得不说),让我和刘老师很不爽,刘老师甚至开玩笑说,“第二个颜庆华咋就这样呢”,^_^,到了最后要做软件课设的时候,asile还是决定留在团队,当时asile名声在外,其他组也不太想要他,最后还是分到了我带的DSP组,毕竟,asile是我的“亲兵”,我不要谁要呢?我当时对asile态度很不好,甚至不想在实验室看到他(asile看到了不要生气,^_^),就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在我做的一个画图程序(也就是“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的雏形)的基础上,加入贝塞尔曲线、圆、椭圆等图形的绘制功能,当时我对他不抱多大希望,只想让他把软件课设混过去就算了。但他的表现令我很震惊,他不仅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漂亮,虽然C++运用不是很熟练,但他的领悟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据说asile当时为了这个程序,连续奋战了好几个通宵)令我很钦佩。我开始重视他了。我让他搬到实验室,接着,他的动手能力又一次令我震惊,他在文档制作、焊接等方面迅速的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蒋大哥回去探亲的日子里,他迅速的顶替了蒋大哥“Dian团队第一焊接男”的角色,为DSP组按期结题,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这里花这么大篇幅回顾asile在团队的经历,是想告诉我自己和团队的组长们,看人一定不要看得太死了。预备队机制在变化,团队选拔人的策略和方法也不断在变化,但我希望大家能小心翼翼的发掘人才,要给他们一定的容错空间,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特别是目前预备队(培训部)已经不做技术培训的情况下,有多少人真的能够拿来就用?有多少人退出团队真的是因为头脑发热?如果我们不培养自己的“亲兵”,都靠他们自己先在团队外面自我培养好,这样能满足团队的人才需求吗?
       虽然用了很长时间,我们才发掘出asile,但我觉得很值。在“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中,他是个非常默契的战友,就像薛强在落雁岛感叹说,“再也不会有这么开心的时候了”,我也可以说,在Dian团队,我再也找不出这么默契的战友了。整个上半年,asile在技术和管理上给了我默默的支持。每天早晨,他甚至到得比我还早;做完设计后,分配给他的模块,他都能及时完成;遇到难题时,他都能及时沟通;与甲方交流时,我不在的时候他就是我……他的勤奋和智慧赢得了更多认可,他被委任为预备队C语言教练,他在预备队C语言组受到了拥戴,很多组长开始羡慕我有这么得力的组员。“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是团队有史以来第一个刘老师从来没有参加过例会的非H3项目,我们能够创造这样的历史,asile功不可没。
       asile能在我的小组里面做得如此优秀,使我甚感荣幸,也很受鼓舞和启发。从此以后,对于新人,我首先看他的领悟力,然后看他是否真的想做事情(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果这两条都满足,我就会要他。DSP组和H3组的suoluo和cmzb,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招进来的,cmzb虽然曾经在预备队招新中被淘汰,suoluo当时的技术水平也不够预备队标准,但这不妨碍她们最终赢得大家的信任,为团队做出贡献。团队目前有培训部,人才招新都要通过培训部,但有时候也可以给组长们一定的招新权,允许组长物色自己中意的组员,然后送到培训部进行文化培训,这一点对于一些有想法的组长尤其重要。建立自己的人才观,是一个优秀组长必须具备的素质。
       “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期间,我同时也是团队的CTO。但在7月底,我做了一个决定:主动请辞CTO。总教练和CFO是核心层所有职务中最容易做好的,因为他们有特定的工作对象,有固定的工作内容,但CTO是比较虚的,要做的事情貌似很多,但有时间去做,有能力做好的却很少,往上有刘老师钟老师,往下有核心层各位,身边一个小兵也没有,就拿组长联席会议来说,两位老师已经一个管软件一个管硬件了,轮到我来负责组长层次的协作,就拿不出那种自信。学会放弃,勇于退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2006年暑假,刘老师给我一个去北京做企业调研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_^,还是比较开心的,我们先后参观了VIA、symantec、大唐软件、baidu、绿盟科技、中船重工、中国电信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这次参观,使我对于各种类型企业的特点有所了解,使我明确了自己求职的方向:外企、(嵌入式)软件研发。谢谢刘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希望团队每年都能够派人参加这样的活动,同时,也要感谢张新军、王乐、凌绍凤、郑长安、张琦、徐玲等战友,在我离开武汉的一个星期之内,圆满的完成了DA板卡上层软件的验收测试工作,如果没有他们,这个项目不可能按期结题。 
       北京调研回来后,“振镜标记机软件(上层)”项目正式结题。三天后,我又一次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这一次,我是去参加H3的Mini Project培训的,下一个项目我将是H3组的组长。刘老师对我担任H3组长的期望有两点:一是项目不能失败,因为H3提供了团队75%的经费来源,如果H3项目失败,对团队的打击就会是毁灭性的;二是培养尽量多的未来H3项目组长。第二点将很有挑战性!
       Mini Project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流程,以前我都是凭感觉执行软件工程,这次的正规培训,使我对于软件工程的作用、意义和执行细节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质量和流程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我还有幸见到了H3的软件部周部长,他看起来很平易近人,坐在他面前,我心里在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成绩就是我奋斗的目标,^_^。他对于异地开发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我们,流程不是死的东西,不要为了流程而流程,要把握好每一阶段的质量。他一再强调,一个阶段结束的标准,不仅仅是代码、文档是否已经完成,还要看项目组成员的素质、心态是不是都已经为下一阶段准备好了,人是项目的关键

圣诞篮球赛照片选登

       圣诞篮球赛是我最初发起的,第一次是xiaoyu负责操办(预备队对阵一线队,预备队获胜),第二次是lyide(预备队对阵一线队,一线队获胜),第三次是fw(研究生对阵本科生,研究生以3分微弱优势获胜)。这是我最后一次圣诞篮球赛了,所以很激动,准备很充分,打的也很努力,表现也是三届中最好的一次。第二节还没有结束,我们就以30:10大比分领先,中途不得不把我换下,^_^
       以后有机会,圣诞节我还回来“蹂躏”小家伙们,^_^

抢篮板:这一张photo拍的时机很好,把抢篮板卡位的动作表现得恰到好处    




投篮落地瞬间:这是我进的第一个球,要是快门再早一点开就好了,^_^



运球:基本反映了本人运球的风格:快,但镜头要是再放下一点就好了,^_^

一起排节目,很开心

    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个茶话会了,很希望能够为大家奉献一份惊喜,这个项目做得很平淡,一不小心3个月就过去了,重拾点滴,居然是那么的怀念。
    祝大家度过一个happy的茶话会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