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见到steve和jenny了,^_^

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见到steve和jenny,非常enegetic而且nice的两个人,是他们造就了趋势科技,如今,steve已经退居二线,jenny的妹妹成了Trend的CEO,但别以为TM是家族企业,TM是个名副其实的global corporation。 

steve两年没来南京了,这次他们转遍Trend全球各个分站,主要是做三件事情(我的理解):一是简要回顾创业史;二是宣讲趋势4C1T文化;三是听取员工声音。具体内容就不说了,大家从《挡不住的趋势》里面可以找得到,我所感触的,是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jenny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现在公司大了,可能很难找到当初那种家的感觉,但我们真的希望可以跟大家都见见面,聊一聊”,公司大小都各有长处,回顾过去,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发展。TM现在的状态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更多的老板想到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但能够想到回顾历史,强调文化,是一种更有眼光的做法,也是我越来越看好趋势的重要原因。

创业过程,我们经常要在金钱和理想(文化)之间抉择,在公司,理想(文化)归根到底是为赚钱服务的,但在学校,则必须反过来。什么是最高境界?那就像TM这样,赚钱的同时,绝不丢弃理想(文化)。

倏忽已有2月时间了

从7月2号报到以来,到今天,整整2个月了。直到现在,我才终于适应了工作,能够心平气和的对待自己手中的事情,曾国藩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人生祸福,由老天决定,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但开不开心,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把握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别想太多,别太急躁,这种工作态度,使我不再紧张,可以从容的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

嗯,已经修了几个礼拜bug了,一来就修bug,还是挺苦的,往往看了几个小时代码,最后修改几行代码就搞定了,而且网络环境比起嘉铭的单机环境来说,显然更加复杂,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搭建调试环境,挺麻烦的。

工作之余,我会尝试做一个CAD软件的重构,呵呵,多学点东西。 

第一个礼拜上班,就加班了~~

呵呵,dian刚刚在团队描绘了TM的美好生活,结果就加班了,有点像一个传说很高尚的家伙,正在众人夸耀的时候,突然间拉下裤子,肆无忌惮的开始小便

不过,加班也不算坏事,至少可以调休吗。第一个礼拜上班,对windows mobile的调试环境实在是不熟悉,而且文档也缺得很,一个礼拜下来只在about对话框上添加了几行字,暴汗!即使项目组不安排加班,我也准备周末来补补课的。TM的代码跟以前smant在软件组留下的代码有几分相似——几乎没有注释,不过代码质量真的不错,几乎可以做到70%的自注释,所以看起来不是很累,再加上一些很成功而且常见的设计模式的运用,使得研究代码的过程充满乐趣。上次与llyy聊天,谈到团队继承的两大要素:团队和代码,的确很有道理,TM这两大要素都有,只是文档还不够完备,Dian团队在团队方面有着“流水的兵”之先天缺陷,要始终注重梯队建设;在代码方面,Dian团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最起码的,要统一代码编写风格和注释风格(至于设计,更多是考验组内的architech的能力);在文档方面,Dian团队做得很漂亮,只是别只注重给甲方看的文档,自己看的文档更要做好,做漂亮,不仅要做好技术手册,更要注意配置文档,使用手册等等过多依赖言传身教的资料的文档化

再说说开发模式,TM的开发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相对于目前流行的敏捷模式而言),瀑布模型,实施细节与Dian团队的相似度非常大。TM的具体过程非常自由,不会过多限制细节,所以RD可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单元测试都是RD自己保证,不会像H3那样做那么正规的覆盖率检查,总的来说,相比与H3,TM是假设一堆牛人在干活,责任心和个人能力是这种看似松散的开发模式能够玩得转的两大法宝。与Dian团队饿开发相比,TM最大的不同在于QA职能和重要性的放大。QA与RD相比,编码能力和设计能力肯定不如,但是知识面宽,测试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QA的职能范围贯穿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与RD基本持1:1的比例,主要负责测试工作,参与review,监督RD输出,协调测试资源,保证项目按照TM流程进行。Dian团队可以考虑借鉴这一点。团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强悍的编码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想做开发人员,我们必须有人专门来关注项目的质量问题!

dian老师驾临地铁大厦

前几天dian从泰州给我电话,我还觉得这次来TM,可能性恐怕很小,一是因为行程问题,二是因为自己在这边尚未成气候,不足以引起HR部门和leader们的关注

感谢flier的帮忙,使得与HR部门的联系最终得以实现,两位未来的leader非常赏脸,爽快的答应了今晚的饭局,再加上老朋友amen的鼎力相助,dian老师的TM之行还是比较圆满的

与dian再次相见,相隔不过一个月,依然是那种雷厉风行的性格,值得我永远学习。dian来TM有两大目的,一是为团队的品牌之路做调研和铺垫,二是为我的TM未来之路,做必要铺垫。两大目的,都令我深为感激。饭局上dian提到了我的过去,对我来说,一来在leader和HR们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的一种压力和动力。来TM近1个月,我已经逐渐适应了TM的氛围,接下来要做的,是创造下一个巅峰状态,为Dian团队的品牌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dian的到来,是对我的一种警示。我永远是一个Dian团队人,到哪里,都应该做到最好。

作为一个新人,我觉得尽快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和利用环境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快还是慢,基本决定了职业化道路的顺利与否。就像当年大一时候那样,军训时与教官、老师的成功交流共鸣和对环境的快速适应,使得我大学阶段没有走过多少弯路。dian的到来,无疑加快了我的适应、融入和利用环境的进度,谢谢dian!

别把自己当新员工看待!

刚才看了dodo的blog回忆smant那一段,回了以下一段话:

工作了以后我发现,做到能跟人心平气和的交往还远远不够,当所有人跟你一样牛的时候,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这可以说是我最近真实感受的概括。TM牛人太多了,太多太多了,新人里面,与我旗鼓相当的大有人在,更何况我还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会与众不同的人,还得通过一些特殊途径去表现自己(比如篮球)。

以前在团队的时候,能够比肩争斗的当属dodo,如今想来,感觉当时那种一山不容二虎的架势,其实多么幼稚。在团队的时候我对团队的水平始终持保守态度,但没想到出来以后差距会如此之大,只能说,我们要走的路真的很长。希望Dian团队的兄弟们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要始终提醒自己,学校与社会的差距是很大的,不要满足于既有成绩,在完全鹤立鸡群于hust之前,不要松懈!

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TM,我现在每天都要告诉自己,别把自己当学生,别把自己当新员工,不要祈求他人的帮助,要认认真真,充满自信的,以co-work的方式,做好工作。

回顾一下上周的新人vs老人篮球赛先

嗯,42 vs 30,我们输了。毕竟第一次打球,大家还不是很熟悉,我时而控球后卫,时而得分后卫,本来身体很累的,但凭着一股必须做到最好的激情,运动激素在这一刻分泌异常旺盛,坚持打完全场,胜利拿下了新人队几乎一半的分数。赛后近30人TMers评选当场比赛MVP,凭借着新人队人数的优势和众多huster(TM的huster很多的,以前光hust就要招10多个,只是现在越来越少了)的支持,我赢得了MVP头衔。

终于有个场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篮球真的是我的好朋友,没有辜负我大一大二投入的那么多打球时间。到了一个新环境中,其实是一个丢掉过去包袱的大好机会。以前我打球总是有粘球的坏习惯,现在我打得更加聪明,总是用最少的动作,最少的体力消耗去得分,这样就更能节省体力,提高效率,同时也让队友们更加信任。

路还很长,不仅要打好球,还要通过篮球,结识更多TMer,开拓更多渠道。 

顺利抵达南京了

首先感谢lzy来接我,还看了美丽的玄武湖 

除了道路窄一点,天气热一点,其他都很满意

南京人蛮好的,在超市里买牛奶,一位老奶奶主动跟我介绍如何选购牛奶,感动~~~

交钱的时候要会员卡,也是后面一位阿姨主动帮忙搞定的

晚饭喝了鸭血粉丝汤,味道不错

可惜出来的时候跟同事迷路了,只好搭车回酒店,丢人啊~~~~

签约趋势

       上午面完回去,12:20就收到趋势hr电话,叫我下午2:00带三方协议书去五月花签约,当时我跟小不点猪在百味小吃城吃饭,以前我答应她去北京,后来说服她去上海,结果却要去南京,她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非常生气。
       的确,我当初没有想过去趋势,原因有二,一是之前面过nsfocus,感觉去趋势,还不如干脆去nsfocus算了,另外,是因为我趋势笔试的确考得太烂了,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趋势会给面试。所以一直没有把趋势列入计划中,一直在准备autodesk。
       这两天一想,其实趋势更适合我,趋势正处于发展期,技术范围包括windows、linux平台,c/c++多个方向,而autodesk的产品已经很成熟,技术范围仅限于windows平台,c++方向。我当然更倾向于更宽泛一点的技术路线,^_^。
       趋势是计算机+通信,而autodesk就是计算机,我当然想尽量留在通信行业咯,^_^,更何况,autodesk要2个礼拜以后才能出结果,我等不起。
       要签趋势,当然首先要说服小不点猪,我的话她向来不听的,我只好求助于她妈妈。小不点猪把我的就业协议书藏起来了,后来被她妈妈说动,才把协议交出来,这个时候已经快1:00了,我匆忙忙的赶上公交,去了五月花。小不点猪真可爱,^_^。

       上去1018之前,刚好碰到alias张,他说我今天面试表现非常不错,看来我的判断没有错,趋势需要的,不是中庸的人。签约的过程看似神圣(毕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签聘任协议书),其实平淡;找工作的过程看似漫长,其实也不过2个星期。我要做的,就是看着前方,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次趋势招聘在武汉录了5个人,华工3个,都是电信系的,其他2人估计会去做qa,我应该会去做r&d;武大2个,都是计算机的;还有2个华工计算机的,是上次趋势百万程序设计大赛的,他们被提前录取了,所以总共在武汉录了7个人。

       晚上趋势hr请我们在巴山夜雨吃饭,celebrate我们的相聚,我们喝了47瓶酒。趋势有个传统,就是在同事聚会的时候,都要带上自己的另一半,他们认为家属的认同,其实也是趋势能够留住人才的一部分,我深深的认同这一点!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把自己的男/女朋友叫过去了,小不点猪晚上9:00多才打车过去,看到我喝得通红的脸,甚是心疼,但同时看到趋势员工真诚的态度和优雅的风度,她也对趋势变得满意起来了。
       三位趋势员工中,一位alias张,台湾人;一位是r&d的老大,也可能是我以后的上司,他是我第一面的面试官,他说第一次面我,就知道我肯定可以过关斩将,拿到趋势offer,为了他的赏识,我喝了好几杯;还有一位是老大的老大,john李,经历非常丰富的一位,他提到两点,其中一点是,everything is philosophy,什么事情都是哲学,他叫我们要学会取舍,得到什么,必定会失去其他东西,这也可以成为我放弃nsfocus和autodesk,放弃北京和上海的很好的注脚。
       明年的7月,我就会成为趋势一员,期待着与趋势共同成长,也希望我能在最后一段时间内,为团队贡献我的所有才智和精力!

trendmicro三面

        今天的面试是小组讨论,一共6个人:3个华工,3个武大;3个计算机专业,3个通信专业;1个女生。
        首先是英文的自我介绍——3次面试中唯一的一次——我说得有点紧张,中间居然还有几秒钟的停顿,不过他们似乎不在乎这个,这是最令我满意的地方,我一直觉得英语这东西只要有语境,肯定可以说好的,只有那些招熟练工的企业,才会那么追求英语。而且趋势也几乎不问技术,而仅考察是否适合他们公司的文化,这一点也是趋势的魅力所在。
        讨论题是设计一个technical solution,去抵御针对企业内部网络的target attack。我们都不是安全行业的,所以我们都不知道target attack到底是什么,只好认为是一个黑客攻击,然后就开始讨论。
        我们小组的人看上去都很谦虚的样子,所以,我一开始就觉得我肯定可以成为最终的核心(最后要有一个人上去讲解小组的讨论结果)。我们首先审题,大家都审不出个所以然,干脆就认为黑客攻击,大家开始提方案,有很多方案,有的说从远到近,有的说根据网络5层模型,逐层考虑……。我提的是根据企业内部网络的物理结构,在各个环节上进行部署(其实nsfocus和深信服做的就是这个),企业内部网无非就是一个网关,然后有很多主机躲在网关后面,我们分别在网关和主机上部署一些软件,防止黑客攻击。大家似乎对我这个思路有点感觉,然后大家就各自发言,丰富网关和主机端能够做的事情。比如在网关上可以进行:端口/IP过滤(我现在做的RCP项目就搞这个的,^_^);统计流量,对流量过大的源、目的主机进行限流;对通过网关的内容进行检查,防止敏感数据外流……主机端的措施包括:装杀毒软件,防止木马……
       时间到了,大家推举我上去讲解我们的方案,我基本上比较流利的表达了我们的思路,我不经意间举了个百度被黑的例子,以说明统计流量的重要性,评委们听到这个例子,都笑了起来(待会儿就知道为什么了)。在讲解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一些词汇的运用,比如不要说“我的方案” ,而应该说“我们的方案”,讲解的过程中和讲解完以后,都尽量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细节不是做作,而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另外,要特别注意讲解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打好底稿(我差一点在这方面犯了错误),这一点dian团队的同学们是不会有问题的。当然,个人自信非常重要,特别是面对趋势科技这种公司的时候。
       我们组队员后来补充了几点,但整个方案我应该都讲出来了,我想这就足够了。
       接下来是接受评委提问,john李对我们最终的结果不是很满意,他说其实我举的那个百度被黑的例子非常好,但为什么不事先跟组员说呢,我答:“我们在座没有一个计算机安全的,所以我也不敢确定百度被黑就是target attack”(够坦诚吧?我觉得真实的回答很重要,乱扯理由还不如说实话)。john李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的讨论是怎么分工的?”,我答:“由于我们对信息安全非常不熟悉,所以我们先是思维碰撞,然后大家选出一个大家都能够认同的方案,然后再分工细化……”。alias张问了我旁边一个同学一个问题,然后唯一的一位hr mm问了我一个问题:“yqh,我刚才看到你在跟大家说:‘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这是我在我们小组例会上经常问的问题,^_^),我感觉你有点team leader的味道,请问你,如果你还有机会做一次这样的team的leader的话,你觉得你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我答:“由于我们都不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所以我自己也不能甄别大家提出的方案哪一个更好,即使百度被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也不能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效果,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合作,我希望自己能够先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我才能做到更好”。

       最后让我们互相评价,并且选出2个你最希望合作的人,我瞥见我对面的人的答案里面有我,窃喜,^_^

       回来的路上我想,要是趋势也像华为中兴那样“掐头去尾”,那我肯定挂了,因为我肯定算个头。但我想,今天的题目其实很简单,评委也根本不会关心最终结果,他们关心的是每个人所处的角色和讨论中所起的作用,趋势的企业文化是4C+T(creative、changable、communication、customer、trustworthy),所以,我相信他需要的是出头的人(所以,面试之前了解好企业文化,是必须的!),而不是中间和尾巴上的人,我被录的几率是70%。

trendmicro二面

    今天面我的是两个中年人,依然没有english,令我好诧异!
    我依然保持我的风格:点到为止,决不多说话。
    问:为什么不选择南方(因为我是湖南的),
    答:好男儿志在四方,趁着年轻到处闯一闯;
    问:为什么选择南京(长三角),而非京津唐工业区?
    答:这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我没有特别的要求;
    问:对CMM流程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要求非常简短的回答
    答:review
    问:第二点呢
    答:流程/文档
    问: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答:篮球
    问:打什么位置
    答:组织后卫,point guard
    问:对组织后卫有什么感觉?
    答:组织后卫的主要责任不是得分,而是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
    ……
    问:面临一个新东西的时候,你一般如何搞定他,举个例子!
    答:……(我举的是我10天搞定linux下pci驱动的问题,强调团队合作,强调交流)
    问:作为team leader,如何分配任务?
    答:按功能分配,让一个人稍微固定的做同一个功能,并且通过review的方式,使他了解更多模块,互相学习。
    问:你觉得你笔试题做得怎么样?
    答:坦诚回答,做得很烂,尤其是IQ题和英语阅读理解,而且我做错了那道链表就地逆序题
    问:那你对链表就地逆序现在能做出来吗?
    答:可以!然后就跟他比划了一把,把算法写出来了(这是面试趋势过程中唯一一次涉及技术,^_^)。
    刚进去的时候,有个高个子(后来知道,他叫john,姓李,因此称为john li)对我好像还有点冷淡的样子,等到我出来的时候,他的态度已经转暖了,还特地提醒我他们的三面通知是在晚上8:30-9:00,看来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