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昨天团队看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完以后,大家各抒己见,我也上去了,但我感觉自己讲的不太好,这里整理一下重写出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说了“穷”和“达”时的应对措施。浅薄一点理解,可以说自己没钱的时候,就只管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若是钱多了,那就可以广泛施舍了;胸怀广大一点理解,可以说身处乱世时,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与他能够得到的机遇关系甚大,一个人上的快,下的也快,风云变换,一不小心就要掉脑袋,所以要谨慎小心,最好窝在家里,搞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但在太平盛世,人人的机会均等,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主要还是决定于他的能力,因此要尽力搏击,力取最佳;这句话也可以用于说个人心境,心情好的时候,就多open点,多吐故纳新,多与社会交往;心情坏的时候,就多反省自己,多发现自己缺点,多提高自身能力。
    上述理解,都有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相对立的倾向,似乎只能取其一,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在操作层面坚持“独善其身”,在理想层次,坚持“兼济天下”。唯有“独善其身”,才能做得谦虚得体,不断完善自己,提高个人能力。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是巨大的,要做好身边事情,做好一个称职的小喽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但也正因为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要有理想,要有济天下的信心和决心,在现今社会,如果仅仅满足于做小喽啰,只能做科技民工,做一个平凡的,甚至平庸的人。即使处在乱世,要想完全脱离社会是不可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消极避世是不可取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博,改造社会,恢复社会良好秩序。
    坚持“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辩证统一,就是坚持现实和理想的辩证统一,这才是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