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好难喝

公司组织游台湾,行程大致是:

第一天:飞到高雄,然后去垦丁,晚上住温泉酒店,泡温泉

第二天:游垦丁国家公园,在海里浮潜,晚上住在高雄的一家汽车旅馆(有着超级暧昧的灯光和设施)

第三天:路经台南,顺便去了赤崁楼,由于之前去过,所以比较无趣

第四天:游日月潭,小学课文学过那个,水相当的清澈,晚上赶到台北

第五天:台北故宫、101等

第六天:购物、回家

由于之前大多数地方我自助去过,加上我一直感冒着,台湾的山山水水比起大陆来又没有太多惊奇之处,所以这次台湾行感觉一般,对我来说意义更大的是休息,完全放松大脑。

要说值得怀念的,那一定是在垦丁那一天与海水的亲密接触,也是我第一次喝到海水,^_^,因为之前没有在海里游过泳,垦丁的近海珊瑚又是闻名遐迩,所以能够在海里泡上几个小时,真的感觉相当爽。

1. 近海浮潜照

2. 海中找到几颗贝壳

最后有点收获的是购物,最便宜的还是免税店,市内有一家(而且仅有一家)升恒昌的免税店,价格跟机场的免税店一样,但货品种类比机场多不少,根据我和同事的比较,免税店比商场的东西还是要便宜不少的(我买300RMB的东东比机场便宜了15RMB),所以,还是值得去看看,带上护照就ok了

over…

台湾之我见——宗教

我印象中的宗教,总是跟迷信混为一谈,也会联想到少林寺,然后想到少林功夫,然后想到少林七十二绝学,然后想到金庸小说里纠结不清的武侠情结。

司机告诉我,台湾是个多宗教的地方,世界上各种宗教门派和睦共处,挺和谐的。也是机缘巧合,某天在饭店吃饭,客满为患,只好和人拼桌,对面坐着的是周先生。边吃边聊,而后聊得投机,临走时我说周末要去淡水,才知他正好家住淡水,于是相约周末一起游淡水。

周末见到了周先生和他的pp老婆。他们带我去了海边(我平身第一次看海,囧~~),然后去了海边的一处重要佛教圣地:法鼓山。台湾佛教分为四大门派,法鼓山是其中一支,住持是圣严法师,可惜在前几周已经仙逝。圣严法师热心社会公益,一生只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台湾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法鼓山是个有着智者风范的地方,山不高,甚至很不起眼,但来这里的信众和游人却是络绎不绝。来这里的人并非为了烧香拜佛,甚至我都没有看到烧香的地方。这里只有几间由圣严法师信徒捐建的现代建筑,陈列着各种佛教典籍,走道里有圣严法师撰写的小册子,免费送人。我挑了几本小册子带着。其中一本一回家就看完了,名字叫《人生为何》,人生为何?实在是个烦人的问题,而圣严法师的解释,引起我极大的共鸣。(这本小册子的详细内容见文末)

宗教本身是个争议性极大的东西,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与共产主义不能相容。在我看来,宗教的威力可大可小,可善可恶。威力之大,有如中国的南北朝,可以作为统治民众的工具;威力之小,有如今日之中国,几乎无人问津,也就毫无用处;宗教之善,正如我见到的圣严法师,专心于提升人的品质,创建和谐社会(请原谅我用和谐二字);宗教之恶,则看今日之印度中东,宗教冲突已经让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麻烦,真是麻烦!我不懂!而且自问宗教不干我事。我坐在法鼓山的诵经大堂里,温和的灯光配合安静的诵经声,旁边有虔诚的信徒,对着大堂正中央的佛像,诉说自己的故事。佛像后面是水帘,落水声声入耳,我也在冥思。好难得的平静啊,这是忙碌的人们需要的。我们需要时间去思考自己,思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做错了什么。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思考的时候,这个社会还会这么拜金吗?人们还会这么唯利是图吗?社会能不和谐吗?(sorry,又用了和谐二字)

宗教固然难以控制,但宗教的虔诚、信念、责任感、道德观,是当下中国人最最最需要去学习和遵从的。像圣严法师那样的宗教领袖也不应该和武林高手、巫师等传统宗教形象混为一谈,而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好的心灵学家、社会学家。

附:《人生为何》

人生的意義在那裏?人生的意義在於盡責任、負責任。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生命過程中,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做兒女、然後做父母,做學生、然後做老師,做同事、做長官,做部屬,做朋友。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是屬於責任的範圍。

如果沒有盡到責任,你扮演的角色就叫「不倫不類」,如果從倫理的標準來看我們自己的話,常常會發現自己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只要在某個角色、某個角度上面責任盡得不夠的話,就是不倫不類。

人生的價值在那裏?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有名、有地位、有勢力、有錢,就表示他的價值相當高。非常有名,是他的價值;賺很多的錢,是他的價值;地位很高,是他的價值。這些到底算不算有價值?可以說算,也可以說不算。那就得看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多少,如果對人沒有貢獻,而只有地位、只有錢、只有名,是負面的價值了。

人生的價值是奉獻、貢獻,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色來盡責、提出貢獻,可是生活在這個天地之間,直接的關係並不多,間接的關係可就多了。所謂直接的關係,如果把我們一生當中,從有記憶開始,直接跟自己有關係的人,把他們的名字一個個的默寫出來,看看有多少?大家一定沒有試驗過,相信很少人能夠寫出一千個與自己直接關係的人名吧!

所以貢獻,小可在自己執掌範圍的工作內,大則可廣被全世界,乃至對一切眾生,我們都應該承擔起奉獻、貢獻的任務來。

人生在世界上,就應該有個人自己應走的路,更要有近程、中程、遠程的人生目標,從近處著手,從遠處著眼。剛上路的時候,一定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接下來步步踏實地往前走。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讀書,但那時候不容易找到書,我有一位軍中的同袍就說:「老兄啊!你喜歡讀書,我以後就開書店,讓你讀個夠!」我說:「你開書店出不了幾本書,書架上的書是有限的,為什麼不開圖書館呢?」他說:「開書店還會賺錢,還能維持生活啊!如果開圖書館那我只有賠錢了,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我說:「將來我要辦圖書館。」他說:「那只好你去辦了。」

這個願望講過以後,一晃三、四十年過去,總算是機會來了。我創辦了佛學研究所,有個圖書館藏書好幾萬冊,將來辦人文社會大學,也會有個藏書卅萬冊的圖書館,當初我的願望,已經在逐步兌現了。

因此,許願是一種動力,許了願要努力去兌現,所以願就是理想,就是人生的目標

我們佛教徒,每天在做早、晚課時都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有的人認為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要發願,但是我還是鼓勵大家一次一次的發願,慢慢的你會越來越堅定、越來越能夠堅持自己的願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這一生還有一個願,那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有人會說:「師父啊!現在社會這麼亂,這個願要實現可能嗎?」我很有把握的告訴他們,「有願必成」,這個理念是任何一個人都需要的,它是心理的健康、身心的健全、家庭的和樂、事業的安定,這是大家都需要的。所以,我們有了願,就會去動頭腦、去想辦法,改變自己來對待人,或者改變自己來改變人,如果不發願,雖然有很好的機緣出現,也是沒有用的」。

如果还有明天

第一次听到阿信的《如果还有明天》,我就喜欢上了她,今天才来写下我的感受,是因为我知道了这首歌的故事。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是每天载我上班的司机。

这首歌的原唱是薛岳1954年10月4日1990年11月7日),台湾当年的摇滚巨星,可惜天妒英才,35岁即患绝症,当得知噩耗之后,他不但未被病症吓倒,反而用生命燃烧理想、用歌声战斗病魔,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仍然竭尽全力参加各种公益演出,教导当时的年轻人要珍惜生命、爱惜身体(因为他曾经一度吸烟酗酒,体质下降于此不无关系)。

下面是台湾wiki上关于这首歌的介绍:


如果還有明天》(If There Still A Tomorrow),是一首感人落淚的台灣流行歌曲。原唱者薛岳1990年肝癌末期逝世。這首歌成為他人生的最後寫照。作詞作曲者劉偉仁,在得知好友的病情,為薛岳作曲。薛岳在《灼熱的生命演唱會》上,以此曲向歌迷告別。

華語樂壇巨星張學友曾在2003年的金曲獎上演唱《如果還有明天》,藉以表達對薛岳的懷念。同時他亦有演唱張雨生羅文張國榮以及金門王的作品。

 

阿信与薛岳合唱该歌的视频:

另附歌词:

我们都有看不开的时候
总有冷落自已的举动
但是我一定会提醒自己
如果还有明天
我们都有伤心的时候
总不在乎这种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动
如果还有明天
如果还有明天
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如果没有明天
要怎么说再见
如果你看出我的迟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问我
究竟有多少事还没有做
如果还有明天
如果真的还能够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将云消烟散
如果没有明天
如果还有明天
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如果没有明天
要怎么说再见
如果还有明天
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如果没有明天
要怎么说再见
如果还有明天
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如果没有明天
要怎么说再见
1990的秋天演完最后一场
生老病死的对话送来新的希望
下雨了下雨了那是你的眼泪吗
将我淋湿可以吗让我感受你的痛啊
笑我吧不管黑夜是否太傻
笑我吧走在边缘只剩挣扎
笑我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有明天
1990的秋天演完最后一场
生老病死的对话送来新的希望
下雨了那是你的眼泪吗
将我淋湿可以吗好让我感受你的痛啊
笑我吧不管黑夜是否太傻
笑我吧走在边缘只剩挣扎
笑我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还有明天
是否这生命能够听的到
希望我们的梦想永远不会被忘掉
希望有一天哈哈可以再见面

台湾之我见——服务精神

来台湾4个礼拜了,加上去年待的1周,也算在台湾体验了1个多月吧,其中,台湾人的服务精神非常值得一赞。

去过好些地方了,即使是路边小摊,结账的时候,附近的所有店员都会非常恭敬的说“谢谢”,那是一种服务他人的心态:别人付出金钱,你给出的不仅是商品,更重要是服务。

前些日子在中信饭店住了一阵子,后来搬走的时候,饭店的服务员连同大堂经理和客户部经理和我聊了许久,甚至说过些日子要送点心到我上班的地方,最后从23楼送我到楼下。这种服务态度,没有亲历,我很难想象。

台湾朋友说,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住在台湾,因为台湾english还ok,而且吃的超多,消费也不高,最重要大家心态很好,服务很到位,所以住得舒服。服务精神反映的不仅仅是生意人的态度,更是国民修养和道德素质,因为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才能建立起来。服务精神的本质就是换位思考,或者说同理心(Empathy),有了服务精神,很多事情就很难发生。比如大陆的食品问题,我觉得就是同理心的丧失。试想,那些往奶粉里面添加化学物质的人,那些造地沟油的人,那些炒菜放很多劣质味精的人,他们会不会吃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自己都不吃,却给别人吃?!

大陆的食品已经在台湾同胞心目中彻底丧失了可信度,朋友说“如果谁去大陆,把食物作为礼品带回来,大家肯定会打他的”。听了这样的话,我无地自容。

没有服务精神,没有同理心,丧失的绝不仅仅是服务质量。很多缺乏同理心的事情一再发生,大家会越来越不相信对方,最后就是社会安全感的丧失。设想走在中国大街上,我们会不会时刻注意自己的钱包?对面来了个乡下装扮的老太太,我们会不会刻意拉开与他的接触距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会不会特别担心买了假货?没安全感啊!累不累啊?我感觉挺累的。(当然我不是说台湾这些东西就不会发生,而是发生的概率小,大家不要老是警惕着,过得没那么累。台湾治安真的超赞的!)

也许因为大陆真的人多,反正不怕没有回头客,不宰你宰谁?!台湾不一样,人少地少,服务业占比重太大,竞争激烈,所以服务态度不好,生意受影响很大的。当然这只是客观原因,主观上我们也有原因,大陆缺乏宗教信仰,人们完全靠学校教育和长辈的言传身教获得礼仪知识,年轻人一般都反感学校教育,而长辈的影响力在学生住校后就很小了,因而年轻一代很容易受社会坏风气影响。

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哪!

台湾消费小结

根据本人在桃园和台北的见闻,小结一下台湾消费情况。

台湾有的,大陆肯定都有,只是在台湾买东西不用担心假货,吃东西也不用担心拉肚子(虽然路边摊卫生条件看起来也蛮吓人,但他们仍然觉得肯定可以吃,肯定比大陆的健康)。三鹿奶粉事件出来以后,台湾对所有食品都进行了三聚氰胺检查,饼干、肉食、咖啡等使用大陆原料的食品,好多都检出三聚氰胺,所以台湾东西可以安心的吃(由于三鹿奶粉事件,台湾人对大陆食品几乎彻底失去信任了)。

台湾消费水平显然是比大陆高的,住酒店尤其高些,大概要大陆2倍吧。小吃遍地都是,价格也不算太贵,吃的方面大概大陆1.5倍左右。 

到了台湾肯定要给亲戚朋友买礼物的,相对大陆来说,台湾优势在于小吃,可惜都带不走的那种,其他可以带太阳饼、肉松、金门高粱酒,然后就是一些果子酥(其实南京也有)。台湾机场的烟很便宜,比如中华烟,300RMB不到一条,比香港便宜了上百RMB,便宜得出乎我的意料。

再说每次出去都要买的化妆品,台湾机场的mm告诉我说台湾机场的化妆品是亚太地区最便宜的,当时将信将疑,跑到香港一看,果然是这样,一瓶雅诗兰黛ANR眼霜15ml在台湾卖330RMB,在香港机场大概要350RMB,下次去可以考虑直接在台湾买化妆品了。

接触到就是这些,下次继续补充。 

初探台湾夜市

注意,是夜市,不是夜店!

来台湾不去夜市,那是白来了,住的酒店旁边就是中坜最有名的新明夜市,今晚下雨,夜市肯定不热闹,但闲着也没事,还是去看看吧。

招牌还是挺亮滴:

 

走上天桥眺望一下,好像门庭冷落人马稀啊~~

 

入口处碰到一个卖卤味的,这架势,貌似跟南京差不多啊…

 

看到了廖家做的饼,忍不住买了一个,谁叫我是廖家的女婿呢

 

 

网上有说这里最好吃的,一是简师傅臭豆腐,二是好吃麻油鸡,简师傅臭豆腐没看到,可能人少吧,麻油鸡倒是看到了:

 

据说麻油鸡吃了很暖身子的,看这肥肥的麻油鸡正处于水深火热中,好诱人:

 

廖家那张饼太撑肚子了,一份麻油鸡要80台币,太饱了吃浪费,不如来碗麻油鸡米线吧: 

 

这家的臭豆腐虽然不是太有名,但姿色不错:

 

Ok,下雨,风大,没有再拍了。其实街上人最多的,是刚下课的学生,因为旁边就是中坜高中和中坜小学(没敢对着人拍,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初看起来,这夜市跟咱们的堕落街也差不多,只是台湾人把她做成了一个产业,如果我告诉你你来台湾不来逛台湾的堕落街就是白来了,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搞笑?台湾人就把这种搞笑做到了极致。所以大陆的城管们要学习学习,别死撑着撵走那些街边摆摊的,多规范一下,引导一下,当然也可以做成类似台湾的夜市,到时候也可以忽悠多些的人来买东西,又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干吗天天把天可怜见的小摊贩们撵来撵去还落个警痞的臭名啊! 

 

 

台湾粗印象

转道香港到台湾,有惊无险的到了台湾。

到达中正机场,办完入境手续后,坐上了公司租来的车,lexus,丰田的奢侈品牌,应该价值不菲吧?问了司机,果然不便宜,多年前就卖200万新台币,如今已经停产了。跟司机一路聊着,发掘出很多有趣的事情。首先还是说车,台湾80%左右的汽车市场都被日本车霸占,美系车份额很少,大街上一片一片都是nissan、马自达、toyota。台湾车子算是很便宜的,普通中产阶级都能买车,这位司机大哥都开得起大众甲壳虫,真是羡煞偶了;再说台湾的县市分布,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台湾县是受台湾市管辖的,其实这是错的,台湾的县和市是平级的,台湾市市长和台湾县县长官职权力一样大,有趣吧?更有点乱的是,县下面还有可能有镇级市,所以与大陆大有不同;再说个有趣的,是台湾省。国民党来台湾的时候,台湾岛上只有一个省,就算台湾省,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下面只有一个省,老蒋当初肯定觉得自己可以反攻大陆的,所以还保留了省的编制。直到阿扁上台,为了打击宋楚瑜,把省给废了——因为宋为当时的台湾省长,这位司机认为,正因为李登辉和阿扁做了太多倒算历史的事情,结果失去了民心;我再问他们台湾过不过圣诞节,他说是过的,也是在阿扁作孽以前,圣诞节正好与台湾的立宪日重合,因此那天是有假期的,可惜现在没有了。不过没关系,好歹我能够感受一下台湾圣诞节了。

围着住处逛了一圈,肚子饿了,比较再三,走进一家吃猪脚的面馆。今天是冬至,据说要吃羊肉的,但貌似没有找到,猪脚乃我之最爱,应该也不错:

 

不过价格可不便宜:

忍痛点了个猪脚米线,害我把一张1000面额的台币换开了,不过色香味俱全:

 

吃完又逛了几家路店,价格真的好贵,在美国,吃住很贵,但商店里的东西便宜,台湾则都很贵,待我后面列个各地区价格对比表来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