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粗印象

转道香港到台湾,有惊无险的到了台湾。

到达中正机场,办完入境手续后,坐上了公司租来的车,lexus,丰田的奢侈品牌,应该价值不菲吧?问了司机,果然不便宜,多年前就卖200万新台币,如今已经停产了。跟司机一路聊着,发掘出很多有趣的事情。首先还是说车,台湾80%左右的汽车市场都被日本车霸占,美系车份额很少,大街上一片一片都是nissan、马自达、toyota。台湾车子算是很便宜的,普通中产阶级都能买车,这位司机大哥都开得起大众甲壳虫,真是羡煞偶了;再说台湾的县市分布,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台湾县是受台湾市管辖的,其实这是错的,台湾的县和市是平级的,台湾市市长和台湾县县长官职权力一样大,有趣吧?更有点乱的是,县下面还有可能有镇级市,所以与大陆大有不同;再说个有趣的,是台湾省。国民党来台湾的时候,台湾岛上只有一个省,就算台湾省,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下面只有一个省,老蒋当初肯定觉得自己可以反攻大陆的,所以还保留了省的编制。直到阿扁上台,为了打击宋楚瑜,把省给废了——因为宋为当时的台湾省长,这位司机认为,正因为李登辉和阿扁做了太多倒算历史的事情,结果失去了民心;我再问他们台湾过不过圣诞节,他说是过的,也是在阿扁作孽以前,圣诞节正好与台湾的立宪日重合,因此那天是有假期的,可惜现在没有了。不过没关系,好歹我能够感受一下台湾圣诞节了。

围着住处逛了一圈,肚子饿了,比较再三,走进一家吃猪脚的面馆。今天是冬至,据说要吃羊肉的,但貌似没有找到,猪脚乃我之最爱,应该也不错:

 

不过价格可不便宜:

忍痛点了个猪脚米线,害我把一张1000面额的台币换开了,不过色香味俱全:

 

吃完又逛了几家路店,价格真的好贵,在美国,吃住很贵,但商店里的东西便宜,台湾则都很贵,待我后面列个各地区价格对比表来瞧瞧。 

《梅兰芳》——我就是梅兰芳

上上周一下午,请了个年假去看了梅兰芳,感触良多。

每个人身上都戴着纸枷锁 

看到梅兰芳的伯父戴着纸枷锁的画面,我感觉相当震撼。纸枷锁,容易破碎,但不能破碎,这种无奈,每天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每天回到家后,邻居小孩听到我的脚步声,总是好奇的跑过来跟我玩。如今小孩太少,估计他也很寂寞的。可惜他家大人已经被这冷漠的城市气氛所同化,玩不了多久就把他带回去了。生人勿近,已经是大家拒人千里之外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和LP时常感到寂寞。LP常常问我,为什么不可以回老家?为什么不可以离家近一点?为什么不可以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也想回,但我不能,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一个纸枷锁,一个被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和IT行业不均匀分布催生出来的纸枷锁,它让我只能呆在IT发达地区,可以回去,但回去就意味着脱离主流,最终也会被主流遗忘。

我们就这样被一个个纸枷锁套着,生活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十三燕与梅兰芳斗场,真是相当精彩,而于我最震撼的,是十三燕被砸场那段,虽然场子被砸,但仍然坚持唱到最后,只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他是真正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海明威精神的具体诠释。后面黎明和章子怡诠释的爱情虽然令人叹惋,但与这段相比,无非是迎合了大众八卦娱乐精神,并提高了电影的票房噱头,与艺术和事业的最高境界,还是得向十三燕看齐。

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孟小冬 

说到八卦娱乐,我亦未能免俗。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遗憾,好多人都会有。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的,最适合的未必是最好的,就像股票不可能总在最高点卖出一样,我们总会错过一些人,但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孟小冬,你会是甚么感觉呢?你会想他/她吗?你一定要试图忘记他/她吗?

 

黎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演完梅兰芳,就觉得自己就是梅兰芳,我感觉我看完梅兰芳后,自己也成了梅兰芳了。

自杀掉校内账号,只保留博客和开心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对繁多的选择感到茫然

SNS有SNS的好处,至少我知道有哪些朋友看过我的文章,而且我也更愿意写文章给朋友看

博客又有博客的好处,定位更专业,受众更普遍,而且体裁更多样(SNS基本上就是玩的地方) 

但SNS有个致命问题,校内、开心、facebook、myspace等等都是非常类似的,要是每个都维护,时间耗不起 

终于下定决心在校内上自杀,并不再去维护facebook和myspace等等其他SNS站点,专心经营博客,SNS只保留开心网。大家要关心我的娱乐和生活,可以去开心网找我,这个博客将专心记录我的思考(读后感、观后感…)及手机软件开发相关的内容。 

找工作,KFC是关键

今天非常高兴作为趋势科技员工的身份回到母校,我是电信系2007届毕业生,2006年的这个时候,我像在座的各位一样,参加了校园招聘,最终去了趋势科技。

2年前那次找工作,是我非常难忘的一段时间,为此,我总结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秘诀——KFC

我知道大家来听宣讲会,未必都吃饱了饭,刚才我看到有人在吞口水,真是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大家想想,把K逆时针转过九十度,大家发现是个V,然后下面加个强调符,nod,这就是我要非常非常强调的V——Vision,中文讲就是愿景,也就是你想找份什么样的工作,通俗点讲,这么多个企业摆在你面前,你到底要珍惜哪一个?有些是你爱她,她不要你;有些是她要你,你不爱她;有些是你们两厢情愿,但你女朋友不爱那座城市。但不管怎样,你需要尽快确定你中意的企业类型,并划定一个最小集合,然后有的放矢。相信我,这样可以节省你很多时间

F就是Focus,也就是专注。这年头大家表现欲都很强,左拥右抱两个offer还睡不着觉,一点要每个手指都戳一个offer,恨不得每个脚趾都要一个,这种同学每年都有。对此我不想批评,只想问候一声,兄弟,你累不累啊?

C有多种解释:Confident或者Calm,也就是信心和冷静。在这两点上,大家的问题不在有没有,而在于拿捏不好度。当年跟我一起面试趋势科技的一位同学,面试完后说,“那位趋势科技的面试官好紧张啊,手老是不知道放哪里,搞得好像我在面试他,而不是他在面试我”,结果,就是他的这种过度自信,导致面试官觉得他合作能力有问题,一面就出局了

Ok,说了这么久,貌似都在做职前培训,是的,趋势总是希望能够为大家贡献更多。回到宣讲会本身,我觉得有必要结合我1年来对趋势的认识,重点诠释一下Vision

我大学期间一直在做嵌入式,对网络安全知之甚少,我当初的Vision很简单:一、真正的外企——注意,现在很多外企,其实质更像外包公司;二、一个让我能够至少奋斗10年的行业。经过趋势一年多的工作后,我觉得趋势绝对meet我的Vision。

刚去趋势我就上了一年的英语课,老师是美国进口的,小班上课,比咱们学校提高班的英语教学条件还要优越,而且工作中有很多锻炼口语的机会,所以英语进步比较快。当年我面试趋势的时候只用英语做过1分钟的自我介绍,现在我几乎可以无障碍和老外交流。而且在趋势你需要和台湾、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师合作,从中你可以认识到很多文化差异、学到交流技巧。所以,趋势可以把你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人才,哪天要是我跑到美国去工作,我相信不会有任何障碍。当然,我更相信我可以胜任国内企业的职位,因为我是中国人!

然后说说网络安全这个行业。大家光顾各种热门职位排行榜,都会发现网络安全是个很热的行业,尤其是最近几年,安全形势尤其严峻,安全企业也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这个行业火上10年,都不是不可能的

除了我自己当年的两个Vision,我觉得我还有必要像大家推荐亮点给大家,也许大家可以把他们列为自己的Vision

首先是趋势工作的挑战性和研究氛围。我有很多同学在顶级外企,他们说自己的工作往往只能涉及到软件工程的实现阶段,前面的需求和设计都是在国外做,到中国来就只能coding了。与之相反,趋势科技很多非常重要的项目整个过程都在南京CDC完成,趋势未来1半的收入都将来自于南京CDC,所以这里你可以真正接触到核心技术,也需要大家具备研究能力,能够站在业界的最前沿。比如现在非常热门的云计算,现在CDC很多项目都在研究和实现这项技术;再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做智能手机杀毒软件的,趋势的这个项目是完全在CDC做,我们需要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更爽的是,当发烧友们排着队准备买刚刚上市的新手机时,这些新手机的样机已经在我们手中玩了几个月了。当然,要保持领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我们每周二下午都会花两个小时share一些新技术,每周五下午又会综合大家的新想法,看看哪些能够申请专利,哪些能够做出demo来。总而言之,趋势可以满足你无尽的求知欲。

Ok,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趋势科技其实还远没被描绘完,更多细节,等待着大家的发掘,最后,期待着大家的加盟。

看神七太空行走的感觉

那天和同事在公司休息间电视上看了直播,那感觉挺像生孩子(虽然我从没看过实况)。

怎么还不出来咧…哎~~~头出来了~~~哎呀~~~终于全出来了

整个过程大家都好开心

想想大洋彼岸老美们正在慌张处理经济危机 

心里难免有点幸灾乐祸的情绪(虽然中国也会受到牵连)

在CCTV2看到一位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的访谈

他说这是中国的机会,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我深同意之

昨天跟qym打电话

他说现在清华倡导博士毕业后去国企或者科研院所

这种氛围影响了他,他现在更倾向于在国内效力

此类种种,无不说明一种大势的转变

未来必在中国 

[转]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讲得太好了,我在想,10月份去武汉,在一号楼学术报告厅,我也能做这么漂亮的演讲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0ayhp.html?tj=1 

PS:10月13日,我将以校友兼趋势科技员工代表的身份,在趋势科技2009校园招聘宣讲会上,做5~10分钟演讲

the forth day in US

昨晚和国内开会,老大有点急了,工作进展有限,我们的push力度有待提高。所以一整天我几乎都在找haishan check各种状态,还好,除了个别问题,进展基本能够达到国内预期。这次visit我一直很忐忑的,我很担心我们能够起到的作用,不出所料,文化差异、时差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算了,还是不谈工作,说说今晚的腐败记录吧。
今天带我们出去的是gonzalo和diego,他们都是非常nice的人,gonzalo是非常想念自己祖国的智利人,据说乒乓球打得很好,所以对yotiger的乒乓球水平非常有兴趣;diego是阿根廷人,非常帅气,date过多个国家的女人,现在和韩国mm结了婚,他说亚洲mm皮肤是世界上最好的mm皮肤,这点应该值得相信。他精通西班牙语、英语,能说日语、法语、韩语,最开始在美国做导游,现在做QA(外国人一生做多种工作很正常,只有中国人一辈子死守着一种工作)。他有自己的摩托车,非常cool。他们俩的母语都是西班牙语,所以他们经常用西班牙说些不便我们听到的话,我们也用中文干同样的事情,所以即使大家说得很大声,我们都可以做到非常好的保密效果。

(国会大厦前) 

我们从mclean直接开车到华盛顿DC,天下着大雨。美国车好便宜的,几乎只有国内的1/3价格,3万多dollar就搞定全新的奔驰S320,wo有幸第一次坐了把奔驰。我们先逛了博物馆,也就是前几天逛national mall剩下的几个免费去处。首先是美国艺术博物馆,so crazy的地方,存放着世界各地的名画真迹,每幅都价值连城,好多画我都在教科书上看到过,我跟梵高的自画像和法国的伦勃朗的飞天天使画合了影。

(梵高自画像)  

然后去了美国太空和飞行博物馆,这里摆放着美国太空和飞行器发展各个阶段的作品,涵盖飞机、导弹、航天飞机、卫星、飞行仪器和飞行理论等等各个方面,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的飞机、莱特兄弟公司制造的第一架商用飞机、阿波罗登月计划登月舱和苏联加加林计划用过的太空舱原物(不知道美国人怎么搞到的~~)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件等都摆放在这里。博物馆还有一个做各种飞行试验的小馆(有点类似于国内的科技馆,想起了cactus组的文字虫~~),我们兴奋的在那里玩了30分钟。这两个地方都是免费参观,太超值了,每个去华盛顿的人都应该去那里。

(莱特兄弟原型机) 

(阿波罗2号登月舱原件) 

 

(可怕的全球鹰无人机) 

逛完博物馆,我们去一家日本餐馆吃饭。饭席间进来一个日本人,diego友好的向他介绍我们俩,介绍到yotiger时,日本人惊奇的说,“o, my dog is also of the name of tiger”,yotiger无语,发誓回去立刻把英文名改掉。大家见惯了常见英文名,往往在取英文名时想求新,其实最好的办法往往是最简单的办法,太奇怪、太生僻或者太难让老外发音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yo的发音是美国黑人之间的打招呼方式,切忌拿作英文名的开头。
餐馆的上面是酒吧,我们吃完就上去玩了。我至今逛过两次bar,中国一次,美国一次。这个bar是主要卖酒,公共区域有卡拉ok。diego告诉我们,现场有一对gay,美国人是不会歧视gay的。我们喝了些日本的清酒,我点唱了一首Gun & Rose的Don’t you cry。By the way,diego 8岁的时候就看过Gun & Rose的现场演出,真令我羡慕。
我们聊了很多,我和yotiger猥琐的提到美国的stripper,人家认为是好正常的事情,"it’s nothing to do with sex, either art, just money. only uppers are off, no downs",他们强烈要求第二天带我们去看。当晚我给bb仔在美国舅舅打电话,他居然主动提醒我看stripper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给tips,而且千万别动手摸。到底是美国待了那么久的人,我无语。
我们特别提到国际化的问题,虽然我们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家,但是现在的世界几乎没有界限,我感觉不到与他们明显的距离。世界有多大,机会就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把目标定得更远。

我们几乎聊所有方面的问题。他们对中国非常友好,而且敬佩,对正在举行的奥运会非常感兴趣,对奥运会开幕式的评价非常高。他们提到现在美国的年轻学生,都要开设课程介绍中国,因为美国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接受中国必将成为super country的未来,他们学习中国,是为了更好的与中国合作。他们甚至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自信与骄傲,这令我们俩很受鼓舞。美国之行,我深切的感觉到了中国的强大影响力和中国人的勤劳,在相同资质前提下,两个人中更勤劳者必将获胜,国家亦是如此,所以,欧洲已经明显落后,美国也必将被中国超越。我几乎已经看到了这一天。

 

the third day in US

这次来华盛顿,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在尽最大能力了解状态,并push对方干活;我们告诉他们我们能帮他们做什么,不过这看起来有点自作多情,人家不太care我们的技术,倒是玩起来非常到位。
今天我们的活动是baseball,棒球,美国曾经的第一大运动,纽约mets vs. 华盛顿nationals。我们四点半左右出发,joise开车带我们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到华盛顿DC,一下地铁就到了baseball球场。游人不少,各方来人都是先购买食物,然后坐下来边吃边欣赏比赛,典型的美国下午。球场门口有几个玩偶,分别是开国总统华盛顿、杰佛森和另一位不知名总统,我找华盛顿照了张合影。


美国的公共设施之先进令人发指,球场大概有4层,每层都通过过道爬上去,过道很宽,应该可以开车进去。比赛有专门的主持人、摄像师和导播,偌大的大屏幕,看上去很有感觉,导播在各种镜头之间切换,观众经常对着大屏幕上的自己大喊。这场比赛面向全美直播,球场各层到处有电视机,直播节目可以实时看到,这些在国内估计只有专业电视台才能做到。


偌大一个球场,开赛后就座无虚席了。

 

我以前从没看过baseball,对规则都不了解,幸亏有joise,她是mets队的球迷,她给haishan讲解规则,haishan再告诉yotiger,yotiger再介绍给我。baseball分为9局,前面4局没看懂,后来慢慢懂了,看懂以后还是有点意思。但是baseball本身比较tedious,不像football或者basketball那么刺激,再加上华盛顿队本身打得很烂,从头到位一分未得,被纽约狂踩,我几乎看到要睡觉。
但美国人看得很投入,他们来看比赛不仅仅停留在比赛的程度,而是看重比赛的休闲作用,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对美国人非常重要。Anyway,谢谢joise和haishan,让我们体会到了地道的美国baseball,使我们不虚美国之行。

the second day in US

今天太忙了,yotiger没时间,我只好自己写blog了。今天应该写昨天的事情。
昨天很闲的,白天偶尔还可以查查去哪里买保健品,与yotiger的雄厚财力不同,我没准备买那么多奢侈品,只想买些保健品给爸妈,然后给bb仔买套化妆品。老实说,来了美国后,才发现在中国买名牌真是件很傻的事情(尤其是服饰、化妆品、首饰),这里的东西几乎都写着made in china,但质量比中国好,价格却比中国还便宜,连yotiger都觉得以前花钱在国内买名牌是多么foolish的事情。中国人真可怜,辛辛苦苦的干活,充当世界工厂,工资低就不说了,还得花比别人更多的钱买自己制造的东西。
中午在office吃的玻利维亚食物,很遗憾我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不过从做法来讲,远没有中国菜那么复杂(煎炒煮炖****),老外都简单得很,几乎都是煮和烤,chinese spend so many time on food,花来娱乐的时间自然就少了。美国人5~6点下班(相比之下,只能说中国人真是勤劳),然后去享受各种消遣。音乐会、运动比赛(Haishan的说法,即使是IT行业,也只是在加州尤其是硅谷才有加班文化)…都挤满了人,这与中国人一下班就回家做饭形成鲜明对比。
中饭一吃完,就开始头晕。一是因为血液跑去消化系统了,二是因为时差还是没有倒过来。不过很快haishan就跑来商量晚上怎么玩,几乎没什么争议,我们改变计划,决定晚上去华盛顿。华盛顿最著名的就是白宫前那条大街,美国人叫national mall,有11个博物馆,还有国会大厦、白宫、二战纪念碑、越战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等等标志性建筑,当然值得一去。我们4点就出发了,太晚就逛不完了。
从McLean做地铁到华盛顿DC要半个小时,这儿的地铁本身说不上先进,但规划很好,把城市都连了起来,地铁、城铁、火车是并轨的,很方便,火车票上印着两个可爱的中国大熊猫,感觉特别亲切。

地铁车票

yotiger从没去过北京,而我去过两次,却从来没去成过天安门,一路上我们都很开心。用yotiger的话说,就是碰上有人问去过首都没,他可以反问人家哪国的首都,“中国首都没去过,美国首都去过”,哈哈。


到了华盛顿,刚开始还觉得挺宏伟的,几乎所有房子都是大理石造的,我们到处拍照,不过慢慢的也就没兴趣了。每座都是大理石,每座都长得那么像白宫,怎么看都不如中国建筑般博大精深,很快就审美疲劳了。路上碰到用拖车拖着东西卖的小卖部,我买了个热狗花了2美元,yotiger笑话我10几块人民币才买个热狗,然后他去买了瓶国内卖2.5人民币的可乐,花了2美元,这回轮到我笑话他了。更搞笑的是,美国的矿泉水比可乐更贵,yotiger的选择还是正确的。美国人花在吃住行上的开支比例比中国高多了。
穿过商务部、美国国家历史纪念堂等一堆大理石后,一会儿就到了白宫前,虽然小布什在中国参加奥运会,但白宫还是不让进,只能趴在围栏上把照相机升进去拍照。旁边趴了一群人,有一堆人还说着中国话,hoho,按我们英语老师的说法,“chinese is everywhere”,所以我们也没有他乡遇老乡的激动,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走了。白宫前是一柱擎天的washington monurment,他经常被当作华盛顿的标志,出现在各种宣传册里面,两者中间有块大草坪,一组小青年和一群鹅在青翠的草坪上,沐浴着资本主义的夕阳,yotiger不禁想起我们的天安门,要是哪天天安门能够这么自由,中国也就资本主义了。


闲逛中,突然闪过一张熟悉的面孔,再观察他身材,这不是奇才队的阿里纳斯么?等我醒悟过来,发现他已经骑着自行车一闪而过了,不假,肯定是那个超级自信的阿里纳斯,梦八没带他去北京,他只好在家里苦练了,等着新赛季复仇科比么?似乎可能性不大哎~~
翻过washington monurment,发现草地的另一边将要举行露天音乐会,US Army Band,美国军乐团,看起来规格不低,yogiter对此很有兴致,人家是狂听老婆话的人,他老婆曾经让他去听音乐会,这次让他碰上,他就不愿意走了,好吧,坐下等着,8点开始。

 

不一会儿,整个草坪都做满了,人们从各方开车而来,和朋友家人一起,拿着坐垫摊开在草地上,很是休闲。音乐会一开始,熙熙攘攘的人群立马安静下来,秩序之好令人尊敬。资本主义的确不是吹出来的,对人的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有个乞丐找乐队工作人员咨询,工作人员都彬彬有礼的带他去找位子;一个智障小孩的妈妈推着小车,坐在地上欣赏音乐会,工作人员马上搬来凳子,并邀请他们去舞台前正中央的贵宾席就座。的确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都是粗人,太高雅的艺术欣赏不了,音乐开始高亢,然后低沉,然后我就开始犯困。yotiger同学非常可爱,老婆不在身边,老婆的余威跨越大洋彼岸来到美国,拍了3段视频还恋恋不舍。我是等不及了,回去晚上还要开会咧,太迟了可不太好。偌大一个national mall,一半都没逛到,天太黑,吓跑了一圈,找个地铁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