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我听很多人推荐过,直到现在才看完,未免有点太晚。这本书2005年就出来了,可是我相信如果我在2005年看到这本书,估计也很难被作者的一些论据所信服,因为这本书对世界趋势的超前预见,实在过于超前(对我而言),因此,即使今天看来,仍然很有意义。
该书作者是托马斯.弗里曼,一位新闻工作者。他对世界趋势的预言绝非玛雅文化预言2012世界末日那般玄乎,他秉承了新闻工作者靠事实说话的职业素养,做了大量的实际调研。该书从他到印度的见闻开篇,讲述了大量工作被外包的事实,“不只传统产业,还有会计师、医师、软体工作者、证券分析师、记者,他们的机会都在外移,连餐厅的服务员亦有可能”。
他总结道,全球化1.0,推动力在国家,具体是国家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全球化2.0,推动力在企业,大量跨国企业的建立推动了世界变平,全球化3.0,推动力在个人,网络使得天涯若比邻,网络软件使得世界协同成为可能,企业从建立的第二天开始就会是跨国企业,生产线可以着眼世界采购原材料。结合最近几年社交网站的蓬勃发展,弗里曼的全球化3.0的预言有了很好的发展和体现。
弗里曼的调研非常充分,让我们来看看他总结的抹平世界的十辆推土机吧:
- 1989/11/9:柏林围墙倒塌,随后苏联解体。有趣的是,柏林围墙是一一九倒塌的,本拉登选择了九一一与世界对立;大家以为世界已经彻底的平了,但其实世界仍然是不平的(后话)
- 1995/8/9:网景上市,网络浏览器是开启整个全球化3.0的钥匙
- 工作流软件:HTML,XML,SOAP,TCP/IP,中间件,MS Word等一系列标准化协议和工具,使得世界沟通协作成为可能,工作流软件是接下来6辆推土机的基础
- Open Source,自由软件,尤其是Apache基金会的建立,使得世界有了通用的网页伺服器。书中详细的讲了Apache基金会成立的过程,其中IBM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常常好奇,像IBM这样巨无霸的公司,如何才能做到那么具有创建性的决定?他们如何在上世纪90年代就相信开发社区能够比IBM做得更好?
- 外包:主角首先是印度,然后是中国和俄罗斯。有外包之前,印度的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到美国读书,然后在当地找份工作,有了外包后,印度青年很老实的呆在本土,就能做着以前前辈背井离乡才能做到的事情
- 离岸生产:中国沿海那么多制造型企业,就是离岸生产的受惠者
- 供应链:也就是物流,其中提到了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让我对物流这个陌生的领域有了了解。沃尔玛如何做到高品质低价位?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兴趣的,GPS、RFID,那些2005年开始流行的技术,已经在沃尔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帮助沃尔玛大大提高的生产率
- 内包:哈哈,还有内包?包给自己人?不是的!内包是指把公司内部业务,包给擅长该业务的公司,由于这种业务不易拆分,所以不能外包,而必须让接包的企业深入公司内部,与公司一起合作。书中举了UPS帮助东芝修电脑的故事。以前UPS只做物流,但修一次电脑,需要在UPS和东芝之间倒腾两次,效率太低,成本很高,于是UPS建议东芝,电脑直接由他们来修,东芝只需提供技术支持,于是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但由于东芝对售后的重视,这个业务是不可能直接放手给UPS的,UPS的维修人员必须深入代管内部,代管供应链。总之,大家不要再以为UPS只是个快递
- 咨询搜索,也就是google啦,相信大家有感觉到google对全球化的贡献,虽然他最近退出了中国
- 轻科技“类固醇”:其实就是一些其他重要技术啦,包括:无线上网、档案共享、VoIP等等
现在已经2010年,5年以后,仍然感觉弗里曼讲的很多东西我闻所未闻,书中讲到的案例都非常翔实,相信是经过他长时间的积累与整理才能做到,十辆推土机很多都跟IT相关,但我很汗颜,知识面跟弗里曼差的太远,趋势大师,真是不同凡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