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后为什么还会彷徨?这似乎不合常理,但这件事情的确发生了。
我前面也说过,我内心是很希望受到重视的,更何况在那个失恋后的消沉期?当时我内心是很苦的。我做的CAD模块同时需要提供给ARM7组,但由于交流方面的原因,ARM7组总觉得我做事情没有做到位,因此,大家对我的评价一直很低。有一天,软件组开例会,刘老师又一次批评了我,我终于爆发了。
最后,我做了一件比较鲁莽的事情,给刘老师去了一封信。
刘老师,您好!
我一直都很喜欢跟人坦率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决定写这封信。
前天晚上的会,我相信会令很多人难忘的,对我来说,他触发了我的很多想法,包括我对自己的评价,对整个团队的评价。
我是在dian团队成长起来的,这段时光是我一直都引以为骄傲的时光,我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这个状态,我觉得我一直都在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让自己更优秀,但是,我从来没有拿出过什么可以用的东西,这一点我自己非常清楚,同时我不得不承认,我会在乎别人特别是您的评价,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您已经不下10次在各种场合给我这样的评价。也许这是您的一种教育方式,可是我还是想说,我不能适应。试想,如果我以前没有在dian团队呆过,我相信你会非常满意我这个保研生;我相信如果我换个地方,也能得到更多的承认。总而言之,我希望过去的历练过程不要成为您我的包袱,那本应该成为非常美好的回忆。在dian团队已经呆过了1年多了,我的位置一直都很模糊,我想我比任何人都希望证明自己,更希望得到应该的承认。
dian团队是个由优秀人才组成的团队,您的“感情留人”的思想的确融入了这个团队的大多数队员的心中,半个月前我以人格担保,我会留在dian团队完成自己的研究生学业,因为我觉得您让我难以拒绝,我觉得这就像我永远难以割舍父母之情一样。可是到了现在,我发现有两大硬伤困扰并将在最近几年仍将困扰着dian团队,一是高质量的梯队建设,二是高效率的项目管理,我觉得这两大硬伤将直接影响到dian团队的表现。
正因为上面种种想法,我开始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不知道自己因为感情留下来是不是过于草率。
我知道对于刘老师您来说,现在是个内外交困的时期,作为学生的我可能不应该给您再添麻烦,可是我觉得有些事情如果不解决对大家都是有害无益的。不管您看完这封信后会怎么想,也不管我们以后会做怎么样的决定,我都希望您能够理解。我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仍然有孩子般的妒嫉,无知和莽撞,会羡慕别人手中的鲜花,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孩子般的幻想,会做这样或者那样错误的决定。
谢谢
致
礼!
颜庆华
刘老师回复如下:
颜庆华:
你好!
收到你的信,我非常震惊。就在今天下午,我还在汉口协和医院的病房里,与amuzing探讨他的成长历程,希望他能趁这段松闲时间好好回顾一下他读研以来的3个阶段,即:刚主持Dian团队第一个项目时的意志消沉期、当克服难关之后的“自我满足”期,以及做完华为三康项目后的成熟稳健期。
我觉得,你现在的思想状况与amuzing去年此时的意志消沉期在外表上非常相似,但令我吃惊的是,你的肩上还没有压上担子竟也会如此消沉?你是不是太脆弱了?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好评,但这种好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任由老师美言两句你就是龙,老师批评两句你就是虫。真正的人才,是那种胜不骄,败不馁,不为舆论所扰,是要靠一次次打拼、一次次实践来证明的。你急于想证明自己,急于想得到导师的表扬,这种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在你参与的项目没有彻底结题之前,尤其是在你们盲目乐观的时候,我是不可能再用鼓励法去“顺毛摸”的。前晚的会议之所以让软件组参加,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后面的路还很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要有“我们的软件其实漏洞百出”的思想准备。
你是Dian团队的老队员了,你的进步、你的优点,我非常清楚,也经常留意观察你。但你可能不知道,我最欣赏你的,并非你某项技术学得快,或某种编程语言烂熟,而是你那种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是一个帅才的素质,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我也知道你的近期目标,你说过要成为第二个amuzing,但就我的观察,你将来绝对会超越他,因为你善于思考!
但是,你也有不如amuzing之处,那就是——你比他娇气。你看到这里一定不服气,我说的不是体力上,而是精神上的承受能力。
比如,你在信中谈到的Dian团队两大硬伤,其实从你进来时就存在,为何你在当初选择导师时没有注意它,而现在却突然自我感觉看得很“透”呢?无非是因为你的努力没有得到表扬,有种挫折感而已。你说Dian团队缺乏高质量的梯队建设,我很奇怪,那你把自己摆在了什么位置?amuzing的技术实力在整个宽带中心都是一流的,有位老师曾评价他“以一当十”,他作为我们团队的第一层次应是当之无愧吧?诚然,我们现在的第二梯队质量不太高,但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是我刚来电信系人生地不熟时“扒堆”扒来的,即使这样,我仍然为dolphi、elephani、zzhcoolblood他们的飞速进步而高兴;今年新进来的研究生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有qja、inspiroy、marilyn这样综合素质很高的“胚子”,只要有项目、压担子,锻炼一年之后他们的进步会令所有人吃惊的。此外,我对第三梯队更是看好,今年我预计有3-4名全奖指标,早已留给了经过考验的老队员:cactus、你、realdodo和××。如果你认为前面两个梯队对你没有提携作用,那么,cactus、realdodo、××难道也不属于高素质队伍的一员么?
你说的第二硬伤是缺乏“高效率的项目管理”,一点不错,这正是我正在带领全队努力克服的软肋。其实,如果没有华为三康组那个漂亮的项目当模板,我们也许压根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管理,因为,在天鸿公司工作近一年的tieniuw、在×××老师那里工作数年的×××、在UT公司实习的若干名队员,不都在埋怨这些环境中的“低效率”吗?你知道即使钟国辉老师自己担纲的项目也经常延期吗?电信系有多少教授能够每个项目按期完成?又有多少教授能赢得企业真正的尊重,你调查过吗?你想到一个鲜花盛开、敲锣打鼓欢迎你、赞赏你、为你准备好一切软硬件环境的地方去,这种期望无可非议,但整个电信系有多少导师会给你这种待遇呢?dolphi从最开始读研的牢骚满腹,到后来惊叹Dian团队的飞速发展壮大,整个变化过程还不到一年。Dian团队现在的难题,其实是所有团队在超速发展时期共同的难题,华为公司当年也有过这样的困境,而郑宝用,恰恰就是因为经历了从18人——300人——3000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才能坐上常务副总裁的宝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能在本科期间就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能引发你很多思考、探索和锻炼的机会,这是一种机遇啊!
今天我在amuzing的病床前,对他讲了以下一番话:“读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导师定好题,你只管去做就行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很轻松,压力小;另一种模式是学生自己选题,在导师的大方向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种模式下,学生一开始会很茫然甚至苦恼,但是,当你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后,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而且这种自豪感将会激励你终生!”
我觉得,这番话也同样适用于你。
如果在你读研的两三年内,你亲眼看到整个团队的梯队建设上了台阶、亲眼看到项目管理日益有序和高效,而你为这种改变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到那时,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说实话,我以前根本没想到你会选择我做导师,我觉得你心气太高;但你的一句话使我很欣赏:你说你观察了很久,也想明白了,其实读研主要还是靠自己。但是,你今天的信中却完全没有了这种自信,我不禁微微一笑:“真的还是个孩子啊~”
致
礼!
刘玉
liuyu@mail.hust.edu.cn
2007-06-06
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我当初真的离开了Dian团队,现在的我会怎么样。两年来,我经历的这么多,永远都不可能复制。Dian团队到了今天,已经达到了“一百人、一百万、三七开”的目标,如果我离开了,一路上走过来的风景,将会是永恒的遗憾!
我很高兴,在Dian团队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Dian团队现在的难题,其实是所有团队在超速发展时期共同的难题,××××××,你能在本科期间就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能引发你很多思考、探索和锻炼的机会,这是一种机遇啊!”感谢dian老师,感谢dian老师这封长篇书信,以及后来在梧桐雨那番长谈,她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从缺乏重视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彷徨,不再犹豫。我开始与Dian团队恋爱了。
Dian团队如今已经初具规模,dian老师恐怕不会再有耐性去挽留一个同学,但我相信现在的团队已经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到更好的人才,把团队发展得更好。“当你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后,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而且这种自豪感将会激励你终生!”我将永远铭记在这里度过的每时每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保持Dian团队风格,矢志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