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是一个廉价的实验场

学生来信:
班头:

    今天听了班头的谈话,颇有感触。上次班头发言,因为四级模拟所以没去,有点遗憾呀呵呵。的确,除了一味的学习,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我很欣赏班头的性格呵呵,坚毅的品质,思考的习惯,还有细腻的情感。

很欣赏刘老师的那句话“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所谓幸福。因为最近我一直在想我想追求的是什么,而我喜欢的又是什么。编程、软件的确是一个从充满乐趣和魅力的领域,我对它也比较感兴趣,也很想在此有所作为。但我发现我的初衷并非如此,可能我还没领会到编程的魅力吧。我觉得技术总是枯燥的模仿加上技巧上的创新。而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探索才是我想追求的。当初选择了电信,也就意味着我放弃了我所喜欢的生命科学和纯数学(不过现在对电信也比较感兴趣了)。然而我也意识到了,科学上的创新比起技术的创新更具魅力和影响力。 所以现在对此热情不高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

也许大学就是一个充满选择,充满机会的一个地方吧。很欣慰自己能够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但也很迷茫自己该怎么做。现在什么都只是个起步,什么都还不会。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够让自己充实起来,不说做个牛人,但至少实现我应有的价值。很希望班头能够指点迷津呵呵,很想做学术方面的研究,但又舍不得放弃技术(因为专业还是侧重技术,而且技术“有前途”呵呵)。不知如何选择,因此想听听班头的看法…….呵呵(不好意思很罗嗦)

回复如下: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我给你们不断的强调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想促使你们思考,希望你们比别人早走一步,这样才能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你今天的信说明你在思想上已经走出了很成功的一步了,祝贺你!希望你下一步可以在行动上也能比别人早走一步。
       上次种子杯决赛你没有去很可惜,建议你看看我的blog(http://www.blogcn.com/u/91/82/cawk/blog/48390737.html),正像我上次讲演所说的,我觉得大学四年,就是要不断的挖掘自己的潜能。大家都从高中应试教育过来,跟社会需求接触很少,每个人都无法说清楚他到底适合做什么,多少年来,我已经习惯于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我们什么时候自己抉择过?选择过呢?生命科学和纯数学真正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吗?在没有尝试、对比其他学科之前,你难道不觉得应该怀疑这个决定吗?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存在说谁更有魅力,谁更有影响力,我觉得任何创新,只要他能改进我们的生活,都是有魅力,有影响力的。
       一个人一辈子,他的价值如何体现,不是简单的取决于他从事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跟自己的身体素质、性格、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所处的环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从事的工作等等因素都有关系。我觉得在大学阶段,不要轻易给自己下结论说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不适合做什么,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什么,要多尝试,多try try,找出你最适合做的领域,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大家从高中过来,和社会需求脱节太严重了,正像你说的:“现在什么都只是个起步,什么都还不会”,因此,不要犹豫,不要急于确定答案,先抓住手中的机会,多尝试,你们现在的阶段,去做理论研究还为时尚早,你应该先在技术上尝试,理论创新也必须转化成技术创新,才能实际推动社会进步,否则只能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而已。另外,你要注意勇敢的改变自己(也就是我上次讲演强调的“要善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才能避免迂腐,接受更多知识,你高中时期形成的对事务(比如:生命科学和纯数学)的看法,在浩如烟海的大学知识面前,总是浅薄的,你应该勇敢的验证甚至否定他们!
       希望你能支持我前段时间提出的C++学习计划,并且和大家一起按照计划尝试一段时间,看看你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潜力,当你有一天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做技术的料,或者对做技术完全没有兴趣,你再尝试其他方向也不迟。你们现在有的是尝试的时间,不用惧怕失败,不要放弃尝试!大学就是一个廉价的实验场,在学校里面失败的代价,远比你走上社会再失败的代价小!
       就说到这里,欢迎继续交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