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跟东大微软俱乐部接触过以后,就没有更新blog,原因好复杂。
今天要总结的是质量管理中的管理者问题,用克劳士比的话说,就是管理者的认知和态度。书翻译得很烂,而且老外写书经常扯了好大一个圈,最后只为了向你说明一个其实很简单的问题,克劳士比用了好大一个篇幅,似乎只在告诉我,对于质量管理,领导者光说支持是不够的,必须有由上而下的行动。最高领导必须有自己的行动。因为质量免费,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境界,光作出指导性的意见是完全不够的。管理者不希望下属说“我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方法行不通”,他们希望自己的下属给出自己的意见,但不是每个下属都能做到管理者所想,管理者必须做出示范。比如装配电视机的时候,为什么有些工人总是把油漆弄损了呢?是不是他们故意要这样?NO!这一问题出现的实质,一是供货商有问题,二是装配间没有给工人足够的装配空间。这些问题,为什么从销售部门发现了问题,生产部门却迟迟没有纠正过来?从装配一线的直接主管,到各层次管理人员,为什么他们无动于衷?
这里的解决方案,就是高层主管要重视这样的问题,并且亲身做出示范,纠正这样的问题,做示范还不够,因为这样会造成事必躬亲的后果,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亲身示范后,高层主管要灌输一种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并对这种习惯进行制度化的激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在体制上保证这样的问题在以后也能得到解决。
总而言之,管理者的实践,不仅仅要解决的当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践,要能够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要能够促使员工去主动发现问题,未雨绸缪,把问题尽早发现,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质量免费。
对于这一点,Trend是做得非常好的,Trend的Change文化,就是促使大家不断去发现问题,去思考如何做才能更好、更省钱。以前在学校做项目,总是觉得甲方变得快,来了Trend,发现Trend变得更快,经常有计划周全的项目被cancel掉或被拿到其他site去做,产品的feature集随着项目进展,增加或者减少都是正常情况。这些情况如果在Dian团队,也许大家都会觉得很恐慌,但在Trend,大家都已经习惯,并随时思考着,如何才能做更快更好的change。
这是Trend生命力之所在,她的骨子里,她的文化里,已经植入了能够促使她主动更新、主动发现问题的元素。所以,我相信Trend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总而言之,文化之优劣就在于,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当下的问题,而是植入一种能够促使组织主动发现并解决类似问题的元素。这一点回到Dian团队的规范化年,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会在上篇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团队现状的忧虑。过去刘老师事必躬亲太多,现在开始讲体质化,但体制化会不会限制大家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体制如何制定,是需要认真思考,需要实践出真知的,匆忙之间在一年之内搞标准化,也许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能保证启发式的解决未来的问题吗?我表示担忧。
画成具体的蓝图,也就束缚住一些人的思维,启发的圈子更小了
所以有些人会选择离开。。。
但还有人会选择留下,能让蓝图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思维锻炼。
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之分,选择一样坚持做好,
做好的同时也在changing。。。
Dian团队的伟大,在于Dian名片 ^_^
xbull 师兄加油!有空回来再踢球~~~~~
你发表了对Dian团队标准化年的看法,值得我们核心层深入思考。
不过,我从来不认为一次“运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运动”毕竟是最快扭转混乱陋习的法宝。哪怕制定指南再粗略,也比没有要强很多。
说到积极主动思考,我希望以后凡是参照指南的执行者,要有随时更新的意识。能做到“更新”就是参与,就是主人翁意识。
非常想听听趋势面对频繁变化时各层人员的态度,是否全体一致的习惯?如果有人发出怨言,周围的人又是如何开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