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又长了一岁了,回顾一下去年的生日记录,感觉真的很有趣,兼有刚刚看完《任正非这个人》这本书,感想很多
《任正非这个人》写得还是很客观的,用作者的话就是素描了任正非这个人,我的感觉确实是素描,而且非常之素,对华为没甚了解的人肯定看不懂,姑且可以把他当做一份学习华为,学习任正非的索引,慢慢按图索骥寻思下去,才能知道华为之全貌。像我这在Dian团队待了这么长时间,而Dian团队早期又号称全面学习华为,看完此书,却觉得好多似懂非懂,有些概念甚至闻所未闻,直到听chenguoxing津津乐道,才忽然醒悟没有在泡菜坛子里面泡过,很多事情都只能是道听途说,结论难免有失偏颇,比如书中驳斥华为的狼性说,书中说华为自己从来不如此描述自己,这只是一些不了解华为的人乱贴标签而已,不知这是真是假,反正把我之前的道听途说打击得支离破碎,几乎要颠覆自己对华为的认识
书中总结了很多任正非的标签,比如以市场为领地、普遍客户关系、理想型企业家、打造平台、知本主义与创新、竞争机器、冬天意志等等,其中我深为印象的是理想型企业家。
作者认为有三种主要的非对称竞争优势(注意:非对称),除了理想,另外两个一个是权势型,另一个是历史沿袭型。粗一看,把另两个和理想型放在一起似乎有点错位,因为越来越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已经进入“拼爹时代”,可是读完这一章却觉得豁然开朗。从来觉得理想在如今这个社会似乎是空谈,理想不能当饭吃,再强大的神经也会被社会的纷繁复杂所抹平,人慢慢的甘于平庸,最终变得平庸。而在华为这种由理想型企业领导的,理想型企业家作为坐标的企业里面,诞生了床垫文化,奋斗者文化,这种理想慢慢变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不是被简化为一个捞钱的工具,而是不断在各方面改良、改进,保留了未来无限量发展的可能性。”这种无形的力量,比起有形的力量更坚韧,更持久,长期积累,更是可以焕发无穷的力量。可以说,没有理想,企业照样可以生存,但无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理想是可以转化的,理想兼有理性,企业就能制度化、合理化;理想兼有梦想,企业则有一份远大的目标,才有可能晋升为世界级。华为就是这样既有理性,又有梦想的公司,这才成就了他目前的功业
做人也是这样,没有理想,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可以买房买车,可以中产致富,衣食无忧。可是有了理想,即使活得辛苦,可是随心而活,活得自由。在理想之下,若还能加以合理化,不断实践,持续改进,超越自我,改变现实,最终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那就是幸福
当然,买房买车同样也可以是理想,只是理想的境界问题,我们不该嘲笑为五斗米折腰,因为把五斗米放大了看,所有人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我的理想是何种境界?回答这个问题,得翻出我的“墓志铭”来看看:以终为始——纪念Trend 3周年
是的,做一个理想型的人,一个理想型的企业家,28岁了,我要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