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消费小结

根据本人在桃园和台北的见闻,小结一下台湾消费情况。

台湾有的,大陆肯定都有,只是在台湾买东西不用担心假货,吃东西也不用担心拉肚子(虽然路边摊卫生条件看起来也蛮吓人,但他们仍然觉得肯定可以吃,肯定比大陆的健康)。三鹿奶粉事件出来以后,台湾对所有食品都进行了三聚氰胺检查,饼干、肉食、咖啡等使用大陆原料的食品,好多都检出三聚氰胺,所以台湾东西可以安心的吃(由于三鹿奶粉事件,台湾人对大陆食品几乎彻底失去信任了)。

台湾消费水平显然是比大陆高的,住酒店尤其高些,大概要大陆2倍吧。小吃遍地都是,价格也不算太贵,吃的方面大概大陆1.5倍左右。 

到了台湾肯定要给亲戚朋友买礼物的,相对大陆来说,台湾优势在于小吃,可惜都带不走的那种,其他可以带太阳饼、肉松、金门高粱酒,然后就是一些果子酥(其实南京也有)。台湾机场的烟很便宜,比如中华烟,300RMB不到一条,比香港便宜了上百RMB,便宜得出乎我的意料。

再说每次出去都要买的化妆品,台湾机场的mm告诉我说台湾机场的化妆品是亚太地区最便宜的,当时将信将疑,跑到香港一看,果然是这样,一瓶雅诗兰黛ANR眼霜15ml在台湾卖330RMB,在香港机场大概要350RMB,下次去可以考虑直接在台湾买化妆品了。

接触到就是这些,下次继续补充。 

初探台湾夜市

注意,是夜市,不是夜店!

来台湾不去夜市,那是白来了,住的酒店旁边就是中坜最有名的新明夜市,今晚下雨,夜市肯定不热闹,但闲着也没事,还是去看看吧。

招牌还是挺亮滴:

 

走上天桥眺望一下,好像门庭冷落人马稀啊~~

 

入口处碰到一个卖卤味的,这架势,貌似跟南京差不多啊…

 

看到了廖家做的饼,忍不住买了一个,谁叫我是廖家的女婿呢

 

 

网上有说这里最好吃的,一是简师傅臭豆腐,二是好吃麻油鸡,简师傅臭豆腐没看到,可能人少吧,麻油鸡倒是看到了:

 

据说麻油鸡吃了很暖身子的,看这肥肥的麻油鸡正处于水深火热中,好诱人:

 

廖家那张饼太撑肚子了,一份麻油鸡要80台币,太饱了吃浪费,不如来碗麻油鸡米线吧: 

 

这家的臭豆腐虽然不是太有名,但姿色不错:

 

Ok,下雨,风大,没有再拍了。其实街上人最多的,是刚下课的学生,因为旁边就是中坜高中和中坜小学(没敢对着人拍,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初看起来,这夜市跟咱们的堕落街也差不多,只是台湾人把她做成了一个产业,如果我告诉你你来台湾不来逛台湾的堕落街就是白来了,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搞笑?台湾人就把这种搞笑做到了极致。所以大陆的城管们要学习学习,别死撑着撵走那些街边摆摊的,多规范一下,引导一下,当然也可以做成类似台湾的夜市,到时候也可以忽悠多些的人来买东西,又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干吗天天把天可怜见的小摊贩们撵来撵去还落个警痞的臭名啊! 

 

 

台湾粗印象

转道香港到台湾,有惊无险的到了台湾。

到达中正机场,办完入境手续后,坐上了公司租来的车,lexus,丰田的奢侈品牌,应该价值不菲吧?问了司机,果然不便宜,多年前就卖200万新台币,如今已经停产了。跟司机一路聊着,发掘出很多有趣的事情。首先还是说车,台湾80%左右的汽车市场都被日本车霸占,美系车份额很少,大街上一片一片都是nissan、马自达、toyota。台湾车子算是很便宜的,普通中产阶级都能买车,这位司机大哥都开得起大众甲壳虫,真是羡煞偶了;再说台湾的县市分布,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台湾县是受台湾市管辖的,其实这是错的,台湾的县和市是平级的,台湾市市长和台湾县县长官职权力一样大,有趣吧?更有点乱的是,县下面还有可能有镇级市,所以与大陆大有不同;再说个有趣的,是台湾省。国民党来台湾的时候,台湾岛上只有一个省,就算台湾省,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下面只有一个省,老蒋当初肯定觉得自己可以反攻大陆的,所以还保留了省的编制。直到阿扁上台,为了打击宋楚瑜,把省给废了——因为宋为当时的台湾省长,这位司机认为,正因为李登辉和阿扁做了太多倒算历史的事情,结果失去了民心;我再问他们台湾过不过圣诞节,他说是过的,也是在阿扁作孽以前,圣诞节正好与台湾的立宪日重合,因此那天是有假期的,可惜现在没有了。不过没关系,好歹我能够感受一下台湾圣诞节了。

围着住处逛了一圈,肚子饿了,比较再三,走进一家吃猪脚的面馆。今天是冬至,据说要吃羊肉的,但貌似没有找到,猪脚乃我之最爱,应该也不错:

 

不过价格可不便宜:

忍痛点了个猪脚米线,害我把一张1000面额的台币换开了,不过色香味俱全:

 

吃完又逛了几家路店,价格真的好贵,在美国,吃住很贵,但商店里的东西便宜,台湾则都很贵,待我后面列个各地区价格对比表来瞧瞧。 

《梅兰芳》——我就是梅兰芳

上上周一下午,请了个年假去看了梅兰芳,感触良多。

每个人身上都戴着纸枷锁 

看到梅兰芳的伯父戴着纸枷锁的画面,我感觉相当震撼。纸枷锁,容易破碎,但不能破碎,这种无奈,每天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每天回到家后,邻居小孩听到我的脚步声,总是好奇的跑过来跟我玩。如今小孩太少,估计他也很寂寞的。可惜他家大人已经被这冷漠的城市气氛所同化,玩不了多久就把他带回去了。生人勿近,已经是大家拒人千里之外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和LP时常感到寂寞。LP常常问我,为什么不可以回老家?为什么不可以离家近一点?为什么不可以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也想回,但我不能,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一个纸枷锁,一个被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和IT行业不均匀分布催生出来的纸枷锁,它让我只能呆在IT发达地区,可以回去,但回去就意味着脱离主流,最终也会被主流遗忘。

我们就这样被一个个纸枷锁套着,生活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十三燕与梅兰芳斗场,真是相当精彩,而于我最震撼的,是十三燕被砸场那段,虽然场子被砸,但仍然坚持唱到最后,只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他是真正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海明威精神的具体诠释。后面黎明和章子怡诠释的爱情虽然令人叹惋,但与这段相比,无非是迎合了大众八卦娱乐精神,并提高了电影的票房噱头,与艺术和事业的最高境界,还是得向十三燕看齐。

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孟小冬 

说到八卦娱乐,我亦未能免俗。对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遗憾,好多人都会有。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的,最适合的未必是最好的,就像股票不可能总在最高点卖出一样,我们总会错过一些人,但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孟小冬,你会是甚么感觉呢?你会想他/她吗?你一定要试图忘记他/她吗?

 

黎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演完梅兰芳,就觉得自己就是梅兰芳,我感觉我看完梅兰芳后,自己也成了梅兰芳了。

自杀掉校内账号,只保留博客和开心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对繁多的选择感到茫然

SNS有SNS的好处,至少我知道有哪些朋友看过我的文章,而且我也更愿意写文章给朋友看

博客又有博客的好处,定位更专业,受众更普遍,而且体裁更多样(SNS基本上就是玩的地方) 

但SNS有个致命问题,校内、开心、facebook、myspace等等都是非常类似的,要是每个都维护,时间耗不起 

终于下定决心在校内上自杀,并不再去维护facebook和myspace等等其他SNS站点,专心经营博客,SNS只保留开心网。大家要关心我的娱乐和生活,可以去开心网找我,这个博客将专心记录我的思考(读后感、观后感…)及手机软件开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