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of probation

三个月(其实是四个月)的试用期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在概叹白驹过隙之余,真的应该总结更多。

老大找我谈话,对我的表现给B,windows mobile上虽然成功handle了,但是symbian平台还不太成熟,不过说到老大最期待而我最令老大失望的,则是对整个项目的把握,大概他们希望我能在团队运作效率、运作方式等方面提些意见,可惜我没能把握好时机和机会。

技术上我的确已经尽力了,但若要达到两个平台都handle的期望,恐怕真的好难。我觉得技术是只要花时间必定可以做好的,symbian不是我主要handle的平台,打打擦边球,没有负起主要责任,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对于组织管理,时间对我的迟钝和疑惑做了惩罚。做的好的方面,我主动整理了一些文档,主动写了些小工具,而且一直在提高自己的响应速度和响应态度;做得不好的方面,我可以再主动一点,修windows mobile的bug的同时,其实可以兼顾把symbian的bug休掉,修现在版本的bug其实可以把以前版本的bug总结出来,与QA交流过程中,有些建议的确可以直接跟manager提的,虽然只负责客户端,但多了解一些服务器的事情肯定不是坏事,看到某些模块的测试方法可能存在缺陷,也尽管跟manager讨论讨论呀

这里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团队,如何把我自己的长处融入到这里来,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问题。主动是没有止境的,我应该主动的拥抱这里,而不是还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抛开过去,不应该只是一个誓言,更需要我努力去实践。过去的四个月,我的blog几近荒芜,这其实是我思维停滞、创造力丧失的一个表现,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个礼拜都更新blog,促使自己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融入。

下一个目标,就是独立handle一个模块——firewall,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2007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全解析(摘自csdn)

在我们之前写的2006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中,提到了一些趋势,诸如社会网络的超速发展,RSS成为主流,企业的消费化(consumerization),以及可读写Web(read/write Web)的持续增长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放眼2007,展望那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互联网发展趋势。

RSS,结构化数据

明年RSS将成为耀眼的主流--不仅仅是集成到微软的新操作系统Vista中,还会集成到Yahoo Mail的beta版本(Ajax版)中,而且,我们还期待Google的RSS试验2007年可以带来更多东西,特别是Google Base,使用了一种RSS变种GData。一些新的有趣的(如果还不够创新的话)服务会在RSS之上建立--例如Techmeme RSS Ad-delivery。

与此相关,结构化数据将成为明年的大趋势--看看我们9月的文章Google的结构化数据行动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微格式(microformat),一种Web社区的结构化数据开放式标准,将开始应用。不过,Google似乎在打造它自己的结构化数据标准,忽视了微格式。尽管微软和雅虎已经开始支持微格式,是不是已经足以抵御Google了呢?

Widget在2006的爆发增长在2007会继续,这要归功于博客和象MySpace这样的社会网络。MyBlogLog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期待着更多电子商务和多媒体的widget。

企业级应用

Web办公软件继续发展。特别要关注Google和微软在这一领域的争斗。那些创业公司(Zoho, Zimbra, ThinkFree等)将继续创新,可能会有被大互联网公司收购的事情发生。

企业消费化趋势开始渗透到企业IT系统中,主要是基于Web的办公软件和一些更加协同的系统。虚拟工作模式(团队和办公室)以较低的成本带来很高的生产力,会变得极其流行,例如SKY-click。尽管会有更多争议产生(比如敏感信息的泄露),企业博客将继续蓬勃发展。

Web技术发展

丰富互联网应用(Rich Internet Apps)将成为2007的一个主流(是我们06年关注的Web/桌面混合应用的一个延伸)。特别要关注Adobe的Apollo平台,微软也会发展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还有Laszlo的开源系统OpenLaszlo平台。明年的趋势是将桌面和Web结合起来的平台,提供单纯基于浏览器的应用所不能达到的功能。

另一方面,Google会继续发展基于浏览器的应用。Ajax已经证明有局限性,那下一个Web新技术将会是什么?所以,2007年请关注一下使用向量图(VML/SVG)和Ajax的“丰富互联网应用”吧。

语义Web产品将在2007出现。毫无疑问,语义Web正浮出水面,瞧瞧RadarNetworks和Metaweb这样的公司吧,他们可以基于HTML生成RDF数据。

亚马逊Web服务是06年的一个惊喜,我们期待亚马逊明年有更大动作,为Web/Amazon基于Web服务的操作系统打下良好基础。其它公司,比如Google,会开发类似亚马逊的Web服务集合,比如亚马逊的S3-EC2服务。如果Google跟进了,微软肯定也不会落后。

搜索和网络广告

明年的网络广告市场会有一些振荡。AdSense会遭遇强劲竞争,主要来自MSN AdCenter和雅虎的广告平台。

伴随着网络广告指标CPC/PPC,广告主迫切需要更好的、更健壮的网络广告模型,起码比CPA要更有效。所以,敬请关注2007年这一领域的变化吧!

2007年将是搜索2.0之年,垂直搜索引擎将迅速发展。Google也绝不会袖手旁观,Google Code和Google Health就是两个回应。而且,Google正向一个更加“基于意思的搜索引擎”大踏步迈进。例如,在Google上搜一个公司的名字,第一个搜索结果不仅仅是公司网站,还包括一些从它的网站上提取的语义内容。Google的测试搜索网站SearchMash页面的右侧区域,显示了Google在谋划更多功能。

微软 vs Google

微软的Windows Live服务明年将有大发展,这要归功于Vista,还有Live服务完成beta测试,以及收编了MSN的相关部分(例如Windows Live Mail收编了Hotmail)。

WebOS/GoogleOS:为了反击Vista和Windows Live的进攻,Google会推出GoogleOS的一些雏形。当然,会不会这样是有争议的。一种设想是如果Vista的缺省服务Live.com给Google带来压力,一个Google优化的Linux就会出现。

开源桌面(Open Source Desktop)会在07年有大的发展。Red Hat和Novell会有新版本发布。采用三维效果、KDE4(Plasma)和AIGLX-Xgl和Beryl-Compiz技术后,Linux桌面会变得更加好玩。不过,它们能和Vista以及将来的Web操作系统竞争吗?还搞不清楚。

浏览器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2007,IE7和FireFox(以及Flock, Opera和Maxthon)的竞争更加激烈。也许还会出来一个G-Browser?一些奇怪的事情已经发生了,Google也许会继续拿FireFox作为一个掩护?这种情况恐怕是最有可能的,Google不想为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过多分神,这对Nasdaq投资者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明年Webkit会有增长。Adobe的Apollo将基于Webkit,让开发者能保证和Safari以及其它浏览器的兼容性。Linux/KDE的Konqueror浏览器会放弃它的KHTML引擎以支持WebKit。所以,07年Safari的兼容性会有极大提高。

多媒体

互联网电视将迎来茁壮成长的2007,比如象Brightcove这样的产品,以及Google在YouTube和Google Video上的开发。交互电视(iTV等)也会有更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Venice Project(Skype创办人搞的),它承诺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提供免费电视。

IPTV的大规模应用以及Bittorrent都是网络视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P2P:随着Azureus和BitTorrent拿到了VC,2007年P2P领域大约有3000万美元投资。所以,明年肯定是P2P的好日子,它会更容易得到,也许会出现基于Web的P2P界面。Bittorrent已经成为具备网络连接的软件的主要部分。例如,一种类似Venice Project的IPTV客户端DemocracyPlayer,内置了一个Bittorrent客户端。Bittorrent明年会内置到更多新的应用中。

虚拟世界:SecondLife将成为市场营销、推广和社交的重要平台,用户和企业在不断开发它的新用途。SecondLife肯定会推广到全球。你现在美国绝大多数超市里都可以看到哈宝(Habbo)和SecondLife的卡,这一趋势很快会发展到世界其它地方。简而言之,虚拟世界在 2007年会成为内嵌到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

虚拟货币:Paypal提供了一个途径,SecondLife LindeX和微软点数也在积极探索这条路。

消费类应用

在线房地产市场07年将迅速增长。

人们继续寻找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免费互联网应用还需要找到商业模式。:-)

尽管社会网络2006年发展很快,但07年一个普通用户在网上耗费的时间可能对她/他的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社会网络有没有可能证实是反社会的?;-) 与此同时,社会网络可能会变得更加开放,数据可移植的功能将出现。MySpace大概不会对此感兴趣。参考上面有关widget的内容。

世界各地的互联网

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应用情况将被美国主流媒体所关注(也许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特别是中国已经是一个很热的市场了,但正如Keith Teare所观察到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总体收入并不高。

OLPC:OLPC是One Laptop Per Child(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电脑)的缩写,这个项目会产生很大影响,可能会

还是应该专注点…

前段时间工作,感觉特别累,每天神经绷得紧紧的,以至于中午不得不稍作休息,否则下午撑不到下班,即使撑到下班,也只能加班到八点左右才能回去。虽然事情都能做完,但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很缺乏成就感,因为一天下来发现居然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于是我努力找原因,发现了两点:

一是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以前在团队的时候,一般作一段时间都跟周围的人打闹打闹,到了新环境,自己过于拘谨,变得无人可闹了。以前做事情,到了做不下去的时候,就在实验室四处晃晃,灵感经常出现在吃饭、上厕所、和大家聊天的时候。现在在公司,当然不能随便晃,发现自己似乎笨了好多,一件事情都是逼出来的,缺乏灵感,效率很低。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只是身陷其中的人往往不容易抽身出来,及时的放松大脑,或者趁机理顺思路,或者寻求外援,都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第二个原因,是同一时间干多个事情,比如同时handle多个bug,一边修bug,一般想自己的设计方案等等,swith过多,不够专注,结果是神经紧张,内耗极大,但思维缺乏持续性,效率自然很低了。有时候甚至出现思维停滞,就像os的process switch出现死锁一样。这个问题的发现,多亏上了趋势手机杀毒软件的竞争对手……网秦杀毒……在它的网站上,提到了“人生微积分理论”,并用一个浅显易懂的图表,说明了一个专注的人和一个不专注的人的效率差异,结论居然是“同样的一个小时,专注和非专注的人的差异高达 80% : 5%=16 倍”,好怕怕!所以,以后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同一时间,最好只干一件事情(当然,等build结束的时候除外)。

这两天在家,我好好的try了以上两点,效果真的不错,效率低下的朋友们,如果你同样的困扰,会不会和我一样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