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是有点不适应H3,对于写文档的事情,还是有点不适应,兄弟们都很卖力,而我每天效率都很低,经常不知所措,常常在几件事情之间转来转去,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做好。
本周要做的事情:
1. 写好H3组的STC和SRS,重点关注分布式、socket等内容,谨防遗漏;
2. 完成调研报告——威盛电子;
3. 完成英文简历,并投给synopsis;
4. 搞定simuware,至少让他可以ping通,最好能学会怎么组网。
对招新模式的思考
另外,我对目前团队的新的招新模式还是比较担心的,我们寄希望于招技术牛人,招有基础的人,而教练组只负责思想培训,这样可能会有很大问题。我相信感情留人,武汉这个地方的机会迟早会多起来,而且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比较注重实习生招聘,我们不是在跟什么创新基地竞争,我们也将不是众望所归的学习乐园,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除了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大学研究机构外,还将包括微软、IBM、华为等等大公司,设想一下,等到他们都有了基础了我们才来招他们,那个时候他们将在大公司、清华实习和Dian团队之间抉择,他会选什么呢?
牛人流失是迟早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能在他走之前让他留下点什么,肖、单、吴走了,接下来,李也将离开,不过我们很高兴,因为肖、单、吴,包括李,都已经或者说都将为Dian团队留下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回头想想,如果当初预备队没有花费一年时间让肖和吴“白白浪费资源”,等到电赛结束后,他们保研也尘埃落定了,清华和中科院在召唤,他们最终会留在团队吗?更何况李,那是刘老师开了好几个绿灯,才有了他今天的成绩。
大家想,是什么留下了他们(肖、单、吴、李)?是刘老师个人魅力?是Dian团队集体魅力?
每个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都会有一个开始,即使是肖、吴,如果当初不是在预备队大家看到过,他们到了团队也总会有一段时间适应时间的,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留在一个地方,就会有他的感情、习惯和他可以找到的自信,我觉得肖、吴留在团队是这种感情、习惯和自信的延续,而不是其他。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想预言;我不悲观,但我也不乐观;不在其位,我也只能发发见解而已,希望dodo能够做好。
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他容许你尝试,容许你失败,还有一年就要离开这里,开始有点留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