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美国rose-human学校宋健健教授关于他们学校培养工程师的讲座,他介绍了很多他们学校的培养措施,以及project、presitation、business plan等等,特别经常提及的字眼是intrest、passion云云,从中,我看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美国大学本科生,我这个中国Number 5的名牌大学本科生自愧不如。
我们应该反思其中的原因。
中国的传统教育和义务教育都很强调“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上缺乏理性的探索。就像欧洲的中世纪与中国的春秋战国相比较的一样,欧洲中世纪什么都紧固,但唯独不紧固人的本性,反而追求人的天性,追求真理,所以欧洲中世纪诞生了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比如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等;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虽然号称“百家争鸣”,但争鸣的都是些伦理规范,告诉人的是该怎么做,而不是存于万物之中的真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留给了中国人太多的规矩,人们都按规矩办事,却越来越不尊重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兴趣和激情。
就像如今的大学教育,学生们普遍处于随大流、看形势走的境地,大家考大学、考研全都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各个名牌大学的定位都往“世界一流大学”奔,却忘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使命。有人戏称华工为“关山职业技术学校”,一直依来我一直引以为耻,但现在看来,虽然不承认是事实,却惊呼广大中国的确应该有这种更坦荡、更现实的定位。名牌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是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很缺。上次看到日本教育方面的报道,日本好像有个北海道经济学院,是一个处于职业技术学校之类的学校,但是它却培养了绝大多数目前日本比较知名公司的总裁、董事长等等人物,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于名牌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定位是比较统一的。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中国人始终拉不下脸皮,不尊重个人兴趣,盲目追求所谓的“共产主义理想”;不肯拉下脸皮承认教育体制和教育水平的落后,盲目的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结果是既没有优秀的一流大学,更没有像样的职业技术学院。可谓呜呼哉!